国内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为脑机接口技术建章立制(新视野)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1日 04:10:15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为脑机接口技术建章立制(新视野)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脑机接口(BCI)被称作人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解码大脑活动并将解码信息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人与机高效交互。今天,BCI技术已经走过了概念验证阶段,在康复和养老领域大展身手。

BCI技术在康养领域中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康复治疗模式和服务提供方式。卒中患者多数存在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障碍等问题,生活不能自理,而传统的康复手段难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BCI技术通过功能替代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实现运动、认知等生理功能的康复。利用BCI,患者可以用大脑指令来操控电视、空调等智能家居,增强了独立生活的可能性,提升了生活质量;家属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态,减少了不必要的住院次数;医生可以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使康复过程更加精准有效,提升康复效果。

BCI技术还能赋能康养产业发展。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再加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身体残疾患者,对BCI技术应用有着巨大市场需求。BCI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推动从上游的研发设计到下游的产品制造、服务提供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据预测,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预计在2040年能够达到1450亿美元。

尽管以BCI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对康养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潜力,但其开发和利用也可能引发一定的法律和道德风险。一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BCI设备能够直接读取用户的脑电波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含个人健康状况、情绪状态甚至最私密的思想内容等敏感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不当使用或泄露,将严重侵犯用户隐私。二是知识产权争议。利用BCI系统将个人脑电波转换成视觉或听觉形式的作品(如艺术作品、音乐)时,作品的著作权究竟属于自己还是开发设备的技术公司?权利的归属认定将变得困难。三是法律责任的界定。因利用BCI导致发生医疗事故时,究竟应由使用者、BCI制造商还是医院谁来承担责任成为值得讨论的问题。此外,BCI技术的利用还可能引发伦理边界的重新定义。比如利用BCI技术可以影响他人的决策过程,这对个人自由意志和自主性构成潜在威胁。

需要指出的是,一项新技术从研发到进入市场,再到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产生风险是难以避免的,不能因为风险而放弃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情况下,要努力争取把风险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

第一,要做到保障和规制并重。保障就是保护、促进,国家通过法律和政策来确保BCI技术创新发展,更好地赋能康养产业。规制就是规范、治理,主要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从BCI技术研发到进入市场,再到融入社会的全过程可能造成的风险,确保BCI技术安全可控。在出台规制性的法律时,要遵循必要性原则和利益衡量原则,审慎地评估规制措施,防止规制过当对BCI技术发展造成伤害。

第二,强化权力治理与技术治理协同。权力治理要求在BCI风险的治理中,政府要发挥主要作用。政策层面,要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明确BCI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财政支持力度;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加大投入BCI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积极性,推动产学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法律层面,根据BCI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适时修改完善现行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为预防和化解新型法律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同时,政府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依靠其采用技术手段治理BCI风险。比如要求企业在设计BCI应用时,应明确界定所需的具体脑电波特征,避免过度获取用户的大脑活动数据;对于确需获取的个人数据,可以通过匿名化或去标识化的方式处理,使得即便数据泄露也无法轻易关联到具体的个体身份;利用密码学中的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允许多个参与者共同执行计算任务而不暴露各自持有的私密输入值;使用同态加密算法,在无需解密的情况下,对加密数据进行运算,从而大大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确保科技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

(作者为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刘景芝)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