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革命根据地纪行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30日 23:30:22  来源: 云南网

革命根据地纪行

  今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一百周年。站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回望中国共产党一百年风云岁月,有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章值得讴歌、缅怀。作为事关共产党前途命运、事关民族生死存亡和革命重大转折的所有革命历史根据地,无不值得每一个革命者和后人拜谒、瞻仰。

  近年来,笔者利用参观见学时机,先后走进了井冈山、古田、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历史根据地,一路行,一路启发,心在史涛中飞翔,血在凝思中沸腾……

——题记

革命根据地纪行

  雄伟井冈山

  黄山奇特、华山险峻、峨眉旖旎、泰山雄伟,这些都不足以与井冈山媲美,因为在我心中,她是一座革命圣殿,是一座英雄的山、革命的山、人民的山、胜利的山。深秋时节,我踏上这片仰慕已久的红色沃土,扑进她博大而浩瀚的胸怀,人在山水中移动,心在史涛中飞翔,血在凝思中沸腾……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在国人心中,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象征,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徜徉在井冈山万山丛林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星火燎原的革命足迹。走进永新三湾村,站在当年宣布三湾改编决定的大榕树下,我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80多年前,毛主席那宽厚洪亮的声音响彻云霄,“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创举,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踏访茅坪八角楼,瞅着一根灯芯,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毛主席引兵井冈山高大身影,他以“小石头打烂蒋介石的大水缸”的雄才大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战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篇宏伟巨著,成为引领中国革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战略转折点;伫立在宁冈朱毛会师广场,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两位伟人历史性握手的盛大场面,正是两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攥在一起,才呈现出“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的艳阳天,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燃烧蔓延;登上黄洋界,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响彻山涧的隆隆炮声,“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雄壮场面犹在眼前……

  井冈山,是英雄的山。她的英雄不在于外形的雄伟,而在于内涵的丰盈。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洒下了烈士的鲜血,留下了先辈们光辉的足迹;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留下烈士血染的风采,记录着先辈们憾人的壮举;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绝好教材;这里的每一个精魂,都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黄洋界上红军伏击敌人的战壕依然存在,那一沟一壕仿佛还在向人们叙述着当年那些血与火的故事;小井红军纪念碑,是130多名来不及转移的红军重伤病员用血肉之躯铸就的,那以拐杖和板凳作武器,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壮烈场景仍历历在目;在大井,当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和红军战士住的房屋是那样的简陋,条件是那样的艰苦,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指挥战斗,探索真理,引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庄严肃穆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在吊唁大厅周围的墙壁上,镌刻着在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15744位革命先烈的英名,还有一块汉白玉做成的无名碑,记录着数万名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英烈,此时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毛主席含泪手书“死难烈士万岁”6个大字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

  井冈山,是人民的山。雄伟的井冈山造就了一代英雄豪杰,也哺育了一代英雄的人民群众。当年毛主席引兵井冈,建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谱写了一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携手抗敌人的壮丽诗篇。走进井冈山烈士群雕园,瞻仰袁文才、王佐的雕像,心潮久久澎湃,当年这两位井冈山的“绿林好汉”,以侠肝义胆接纳了革命,也接来了革命的火种,由此拉开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帷幕;在黄洋界保卫战中,山上的群众挺身而出,与红军战士协同作战,铺设了一道几公里的“竹钉阵”,筑起了几米高的“滚石墙”,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用鲜血和生命浇铸的铜墙铁壁,是“革命成功,尽在民众”的真实写照;与井冈山山水相连,被主席誉为“模范兴国”的兴国县,全县23万人口中参战者多达8万之众,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23052名,其中长征路上牺牲的兴国籍烈士有12038名,这意味着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倒下一名兴国籍战士;参观井冈山各地,你总能听到诸如“韭菜长开一条芯,当兵就要当红军。天下豺狼不打尽,世上穷人难翻身。为了保卫胜利果,快来报名当红军。”的民歌民谣,它们真实地再现了老区人民支援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生动画面……

  井冈山,是胜利的山。走进井冈山,穿越在历史时空的隧道里,可以处处感受到当年毛主席引兵井冈是何等的英明伟大。以这里,三湾改编从组织上、体制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从这里走出,最终造就了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在这里,毛主席在水口叶家祠亲自主持入党仪式,当6名新党员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组织,永不叛党”时,为从思想上建党建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创造了中国最早的红色政权根据地,鼎盛时期一度扩大到“六县一山”,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为此毛主席深刻指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个伟大的宣言,正像井冈山的日出一样喷薄而出,引得群山万紫千红、分外妖娆。正是有了这样坚定的革命信念,革命事业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一如既往地向前、向前、向前进,最终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井冈山斗争成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重要起点,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井冈山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开篇……

革命根据地纪行

  感悟延安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远;不临深溪,不知地之深厚;不来延安,不知岁月峥嵘……黄土丰厚的延安啊,陕北高原上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轩辕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嘉岭山的宝塔,处处辉映着一种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牺牲自我的光芒四射的中华民族精神。

  走进延安,感悟延安。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工农红军夹裹着雪山草地的风雨,来到了延安这个古老的边陲重镇。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驻扎在了凤凰山下,陕北敞开她火热的胸怀,拥抱了远道而来的赤子;高原的蓝天厚土将最灿烂的阳光和最甘甜的乳汁,把一个民族的希望息养;一个东方巨人从这里崛起,发光,发热,像一轮初升的太阳!轻轻地踏着石子和砖块铺成的路径寻去,在毛泽东故居的窑洞里,我看到一幅这样的照片:清瘦的毛泽东,身着灰布棉衣,眉头微蹙,从他正在启动的双唇上,可以知道他正在进行一次讲话——也许是一场深入浅出、启人心扉的报告,也许是一次激情澎湃、文采飞扬的演讲。凝视那动人的肖像,似乎有一个熟悉而亲切的湖南口音,正从远远的地方传来……石窑、石凳、石台阶,越过高高的凤凰山洒进窑洞里的阳光,是那么的明媚。穿过尘封的历史,我读懂了这块土地为什么弥足珍贵,因为,在这里,《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等重要著作,奠定了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

  翠绿的松柏环抱中,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上飘扬的红旗在陕北蓝天映衬下,是那么鲜亮威严庄重。步入礼堂,当年的陈设依旧,主席台正中是毛泽东、朱德的巨幅画像;墙边插着的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奋斗历程;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着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礼堂高高的窗户射进来缕缕光线,我屏住呼吸,似乎能感觉到“七大”代表们纷至沓来的脚步声,那一阵阵如潮的掌声渐渐地、越来越清晰地响在耳畔……从此,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成熟,毛泽东思想写在了高高飘扬的旗帜上,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婆娑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古老的辘轳井向人们述说着,当年毛泽东就着两盏油灯,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的精辟阐述,回答了文艺为谁服务、文艺的源泉、文艺批评的标准、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规定了一系列革命文艺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的精彩演讲,在一大批投身延安的文艺战士心中升起了一盏明灯。那个晚上,他们忘记了夜色的深沉,忘记了早春的寒冷,他们痴迷地听着,会心地笑着,把领袖的讲话牢牢地印在了脑海中。此后的几十年,他们投身革命洪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血肉去感悟革命,用灵魂去创造艺术。一曲《黄河大合唱》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抗日救亡的信念,鼓舞了多少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斗志。今天,我们军队文艺工作的后来者,追寻着《讲话》的光辉思想而来。脚下的黄土地是一座“富矿”,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无尽的“宝藏”。我们写延安、唱延安,写中国,唱中国,要用优秀的作品回报人民,用优美的歌声为广大人民服务。

  夜色已经深沉,毛泽东窑洞中透出的灯光映红了枣园的天,身着粗布衣的伟人在煤油灯下奋笔疾书,一个民族的出路就在他如椽的笔下延伸……

  如果说是那如豆的灯火映亮了窑洞的窗棂,不如说是毛泽东拯救民族的勇气和他智慧的光芒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想起枣园,就会想起《为人民服务》这句共产党掷地有声的宗旨;想起枣园,就会想起头戴八路军军帽、身背木炭的警卫战士张思德;想起枣园,就会想起那条汩汩流淌着的“幸福渠”;想起枣园,就会想起锣鼓喧天的拜年秧歌……回首遥望历史,枣园是世世代代中国人心中一个红色的情结。我们寻着历史的足迹而来,在枣园朴素、沉静、娴雅、持久、沁人心脾的槐花香中,体会它的质朴、温馨和传奇。

  走进延安,感悟延安。20世纪40年代一群无敌的勇士们,在延安军民面临饥饿,革命遇到供给困难的时候,他们开赴荒无人烟、虎狼出没的南泥湾,肩扛步枪,手握老镢,凭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一身男儿英雄气概,掀起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生产运动。英雄们不仅种地、而且纺线、织布、造纸、畜牧,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满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如果说,南泥湾奏响的是自力更生的凯歌,那么,“四·八”烈士陵园那“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的铭文,让我们懂得,勇猛伟大的创造,永远联系着执着不懈的动人追求。

  九泉之下,悄无声息的雄杰英魂们,是你们用巍巍身躯托起神州的朝阳,是你们用满腔热血燃起华夏之光,是你们用拳拳之心抹去了母亲的凄凄泪水,是你们用生命追求着民族的理想和信念……

  大河奔流,一泻千里,有清有浊、有缓有急。中华民族的追求与探索,有冬的朴素的孕育,有春萌发的灿烂,有夏的浓绿的辉煌,有秋金光熠熠的果实。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批甘心为她奉献的优秀儿女,这个民族就不会有作为,就不会有前途。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她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为民族、为祖国无私奉献的英雄儿女。

  只要黄河日夜奔腾不息,中华民族旺盛的生机与伟大的创造力,便永远不会终止!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于未来的人类的贡献,将会是而且只能是更加的巨大而辉煌!

革命根据地纪行

  走进西柏坡

  我是从“三大战役”“两个务必”“进京赶考”中“知道”“熟悉”和“迷上”西柏坡的。可一直没有机会领略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的神奇小村庄,亲身感受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那段非同寻常激情燃烧的年代。去年7月到革命根据地参观见学,终于圆了我多年的梦想。

  行程一拟定,我的心便早已飞到了西柏坡,脑子里像放电影似的重复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岁月。西柏坡究竟是怎样的一块土地?它因何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它又为什么会永载中国革命的史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几代中央领导人为什么对继承弘扬西柏坡精神如此高度重视?带着这些问号,我恨不能一下飞到平山县城西北部那个向阳的马蹄形山坳里,把它拉直!

  等我满怀激动的心情走进西柏坡的青山秀水,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仿佛就是心中定格的那幅“画面”。眼前的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碧波荡漾,松柏苍翠,环境幽静。村子西去径入太行山腹地,东下沿河大道直达大平原,稻、麦、玉米等物产丰富,这就不难理解当年聂荣臻元帅为何把这一带称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纪念馆广场上,五大书记的铜像格外醒目,栩栩如生,和蔼可亲的笑容好像在欢迎我们,又好像要给我们这些后来人叮嘱些什么,让我带着思绪走进了西柏坡纪念馆。

  一踏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党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集体雕塑群像,气势恢宏,形象逼真,展示出了党的领导集体的团结、坚强、有力,使得原定五年解放全中国的目标,三年就实现了。这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央领导每次讲话都强调加强团结的深刻寓意。我们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非常时期,惟有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才能顺利迈过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坎。

  行走间,展厅两侧的一组老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我驻足在记录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土地会议的展台前,凝望着泛黄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思绪万千。土地和中国革命联系得太紧密了,我们党的土地政策使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充分调动了他们参战支前的热情,为尽早夺取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始终紧紧抓住土地、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不撒手,这就抓住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矛盾。“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听着讲解员深情地唱起当年流传的支前民谣,我感慨万千,深受教育和感动。“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革命胜利离不开人民,改革开放的今天也同样如此,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的靠山。

  我满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中共中央旧址。一座座的土平房,里面陈设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使用过的工作生活用品,如此简单、简陋、简朴,不禁让我想起了井冈山的八角楼、延安的窑洞……领袖们经常在毛泽东居住院子前的小磨盘周围,研究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那调动千军万马的军委作战室只有40平方米,三张八仙桌,两张地图,几把旧椅子,一部电话,领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全世界最小的指挥所里,指挥了包括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内的20多次重大战役。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超的指挥艺术、紧张准确高效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取得了革命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领袖们在领导革命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不强调客观条件,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对我们的今天有着非常深刻的教育和启示作用。

  在旧址的西北角,有一间百余平方米的长条形房间,是当时的中央机关大伙房,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当我端坐在主席台下的长凳上时,耳畔不由得响起毛泽东同志“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谆谆教诲。往历弹指一挥间,时光如逝,如今那一间间铭刻着历史的小屋,一张张承载着辉煌的座椅,仍在向来者述说着当年的一切。西柏坡不仅是我们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折,而且是我们党研究加强执政党建设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开始。这也是“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我满怀感慨的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柏坡。频频回望心中的圣地,驿动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当年,毛泽东同志曾把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踏上进京的征途形象生动地比喻为“进京赶考”。其实,“进京赶考”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个永恒的课题,人民的幸福指数永远是“赶考”成绩的评定标准。与当年那次“进京赶考”相比,今天我们党面临的“赶考”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能否继续在人民这个考官面前考取高分的挑战更高。习近平同志一当选党的总书记,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了西柏坡,铭记和强调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并为新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个行为实际上是要告诫全党,要让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知道,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靠“两个务必”和“西柏坡精神”来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来实现“中国梦”。我想,我们党面对今天取得的辉煌,要确保今后“考试”永远合格,就必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而艰苦奋斗是保持清醒头脑,永葆革命本色的“苦口良药”,是坚定理想信念,确保党的先进性的“防腐剂”“催化剂”,是维护我们党的团结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力量和重要法宝。

  “一次西柏坡行,一生西柏坡情”。走进西柏坡的寻根之旅,时间不长、感悟颇多,使我精神受到洗礼、灵魂受到震撼,尤其是老一辈革命家在打江山、创伟业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和精神境界,更是值得我们后人无限敬仰、时刻铭记。

革命根据地纪行

  圣地“毛公山”

  翻开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军军史,有一个地方犹如璀璨的明星,时时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就是坐落于闽西山区的上杭古田。

  在一个冬日午后,我怀着朝圣的心情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凝望远处“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站在群山环抱的古田会议会址前,我努力从有限的历史知识中寻找此刻心灵的共鸣,感受血管中的涌动和澎湃……

  古田会议会址是一座清朝宗祠建筑,始建于1848年,称廖氏宗祠。它坐东朝西,背靠参天古木林。树林背后不远处是高耸而立的笔架山。笔架山被当地人叫作“毛公山”,原因是形状酷似毛主席卧睡的姿态。

  步入会址,迎面的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横幅会标、中国共产党党旗,以及马克思、列宁画像。主席台靠外侧墙上还挂了一只古老的欧式壁钟。会场内四根大红柱上张贴着会议宣传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反对冒险主义”……整个会场布置得简朴热烈而又庄重。望着简陋的黑板和陈旧的桌椅板凳,看着地上几处因为烤火留下的斑斑印迹,凝望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和颇富传奇色彩的“毛公山”,那段光辉历史仿佛又呈现在我面前。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就在这个静谧的院落里,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领导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级干部代表、士兵代表、妇女代表共120多人。会议讨论通过的由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成为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件,从此,古田被誉为铸造军魂的圣地,几十年来,我军曾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多次做出有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决议,但追溯其源头,都出自《古田会议决议》,它毫无争议地成为我军思想政治建军最早最完整的蓝本。

  传奇的“毛公山”、铸造军魂的圣地、军队血脉的源头……如果没有1929年寒冬腊月里那些匆匆的脚步,如果没有毛泽东在闽西山区进班排宿舍、问农家冷暖,如果没有那些穿透历史的激昂湘音,这支军队又会走向哪里?我无法作答,因为真实的历史容不得假设。但从导游的解说中我似乎又找到了答案,历史为何会选择古田,人民军队的军魂为何能在这里铸就。

  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精神,1929年11月26日,毛泽东到达长汀,重新出任红四军前委书记。11月28日,他在长汀召开红四军前委会议,讨论和研究如何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决定红军的整顿和训练问题,讨论了12月的工作,筹备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为了达到会议预期效果,毛泽东做了一系列调查研究。12月3日,他率领红四军第一、二、三纵队离开长汀来到新泉,与第四纵队汇合,开始了著名的“新泉整训”。此后,毛泽东在陈毅的陪同下,分别到部队驻地召开士兵调查会,找干部、战士个别谈心,仔细了解各种情况。短短的十多天里,毛泽东掌握了红四军的基层情况和政治状况。大雪纷飞的深夜,他经常在煤油灯下奋笔疾书,有一回,煤油燃尽,前委秘书宋裕和用松枝和竹篾扎成火把照明,火星溅到毛泽东披的棉衣上,他浑然不觉,直到宋秘书闻到烧煳的味道才连忙将火星扑灭。就这样,洋洋万言、决定红军前途命运的《古田会议决议》诞生于寒冬中的闽西山区。

  这,或许就是答案!那烧煳的棉衣和山路上走向农家、军营的火把,就是那段艰难岁月中指路的明灯,照耀着人民军队披荆斩棘,从胜利走向胜利!

  现在终于明白,“毛公山”的得名或许并不仅仅因为它形似主席睡卧的姿势,而是因为它注入了一种精神,拥有了一个灵魂。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正是因为有了和“毛公山”一样的灵魂,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充满艰辛的征程,茫茫草地、皑皑雪山、敌人的飞机大炮、饥饿和疾病的威胁……都不曾让这支军队有半点迟疑和退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灵魂,身居高位的张国焘离开革命队伍时带不走一个警卫员;还因为有了这种灵魂,“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铮铮誓言才会响彻每一个惨烈的战场……

  当我陷入沉思的时候,远处震天响的歌声把我拉回到现实,一群军人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古田会议会址走来。每年来这里朝圣的部队官兵和党政机关干部数不胜数,这里早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圣地”。

  “八一铭刻在军旗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党指挥枪……”歌声回荡在“毛公山”下,激荡在每个人的心头。

  云南网通讯员 周其常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胡津滔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