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拼过2020的你还好吗丨护士叶青:不断提升 随时待命
“慢一点,要侧着身下去,一会儿手术室医生打电话来我再通知你……”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病房里,叶青正扶着一位要做手术的病人躺到病床上,她早已从大家口中的“英雄”回归到“护士叶青”。
↑12月17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士叶青在骨科病房内工作。
“关舱那天是3月8号,我们送最后一批病人出院,当时应该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我一直强忍着自己的情绪,但是最后一个病人上车的瞬间,我的情绪突然就爆发了。”看着当时自己隔着面屏擦眼泪的照片,叶青说,分别的眼泪是喜悦,是感激,更是祝福。
年初的武汉,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叶青更是每天都在关注武汉的动态,看到前方医护人员紧缺,叶青和其他同事纷纷向医院党委提交“请战书”。
↑拼版照片左图:3月8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队员叶青与康复患者分别时落泪(;右图:12月17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拍摄的护士叶青(。新华社发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但是我觉得我应该去,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有需要我就去。”2月9日,叶青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队员,随队乘坐高铁前往武汉,当天,救援队队员是列车全部的乘客。“当时感觉整个气氛都很压抑,但是我们去支援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2月13日,叶青和同事们一起进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病人,当天就收入院377名病人。“那个场景对于我来说一生都很震撼。当天部分病人情绪也很糟糕,有些抵触,但到后面就完全信任我们,还主动关心我们。”
正月的武汉下了雪,方舱医院刚开始设备设施还不太完善,不能开空调。一天夜班时,一位患者抱着一件羽绒服递给叶青说:“姑娘辛苦了,这件羽绒服是新的,没有穿过,快拿去穿上,别感冒了。”叶青眼眶瞬间就湿润了,“我赶紧谢绝好意,我们的防护服上病毒更多。天气很冷,心里觉得特别温暖,工作很累,但心里很甜。”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队员叶青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内工作(资料照片)。
在前方奋战一个多月,叶青和“战友”们平安回到贵州,隔离期结束后,大家又很快回到原本的工作中。“我们科室一共去了三个人,最大的变化就是刚开始大家会喊我们英雄,其实我们挺不好意思的,还感受到各方面的善意,职业认同感激增。”
“去武汉后脑勺的头发剃掉了,回来还没长出来,短发有时候会露出来。”叶青说,病房里一个小患者有一天问:“青姐,你是不是去武汉了?”我说是啊,你怎么知道。他说看你那头发我就知道了,你这么勇敢这么伟大,向你学习。病房其他病人听到后,都表扬和称赞,而且从大家的眼神和言语里,都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敬佩。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士叶青在骨科病房内(拼版照片,1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返岗前叶青还回了趟老家,和朋友去吃烧烤,聊天的时候聊到去武汉支援的事情,烧烤店老板听到了,就主动提出要给他们免单,还说一年内带着家人去吃都不收钱。
“回来以后还有很多国家的政策对我们都有倾斜,这确实是自己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殊荣,觉得很开心,但也觉得是对自己的鞭策,要更努力做好工作。”叶青说。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士叶青(右一)结束武汉抗疫工作后回到贵阳和家人合影留念(资料照片)。
“大家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是可以真正走近病人的。”在科室除了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叶青还承担部分护理教学工作。经常会有实习生说护理工作很忙,叶青都会说,护理中做的每一项事情都是促进病人康复,职责所系,做到该做的,病人就会越来越信任。
已经有十余年的工作经验,这次长时间和病人共同经历疾病煎熬的考验,叶青比以前更有耐心。“特别理解病人,有什么问题我都会耐心讲,我曾经尝试过用真心去付出,病人同样真心对待我,所以我相信真心相对、相互信任,护患关系会越来越好,也有利于病人康复。”
谈起以后的发展,叶青仍有紧迫感。“病毒会不断变异,不管是新冠病毒,还是其他的病毒,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理论知识,不断去提升自己。”
↑12月17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士叶青(左)在骨科病房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叶青举例说,在方舱医院刚开始很多病人有抵触情绪,需要耐心疏导,这时候就很需要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听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落实的时候,必须以心换心站在病人角度去思考,才能找到心灵上的共鸣,慢慢建立信任关系,病人才会更好地配合治疗。
在叶青的人生规划里,她加上了考研这一项,希望通过深造以后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队的队员,我们是储备力量,平时也在加强学习、培训,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