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情怀与担当——毛泽东诗词品读
言为心声,诗言志。毛泽东诗词,是走近毛泽东内心世界、了解他心路历程的一扇窗户,从中可以真切领略到一代伟人的情怀与担当。
少年毛泽东即胸怀远大的抱负。1910年,在湘乡县东山学校读书时,他曾作《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少年豪气,喷薄而出。后来,他在学习笔记《讲堂录》中,摘录孟子的话自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在辛亥革命前夜,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之路。临行前,他赋诗曰:“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少年意气、挥斥方遒,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担当精神,如江河奔涌、驰纵天地。
青年时代,毛泽东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从此,那个从韶山冲走出的少年,在革命征途上,与他的同志们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
长征途中,站在六盘山顶,他向天发问:“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面对江河阻拦、雪山横挡,他和红军将士毫无惧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毛泽东精心运筹、决胜千里。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的井冈山,他分兵两路、成竹在胸:“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第一次反“围剿”斗争,当敌军气势汹汹地进犯,毛泽东写道:“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第二次反“围剿”斗争,毛泽东指挥红军“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人打破旧世界、改天换地,成立新中国,带领人民走上幸福路,都是主动担当、努力奋斗的结果。
在与帝国主义等反华势力的斗争中,毛泽东以战略家的气魄、政治家的襟怀、军事家的睿智,以及诗人的洒脱,沉着从容应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他自信“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他号召人民“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1963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暂时挫折,国际反华声浪喧嚣一时。毛泽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历史担当,号召人民:“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作为历史潮流中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毛泽东也从不掩饰对红军将士担当精神的深情礼赞。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军阀马鸿逵部骑兵尾追而来。为“斩断这条尾巴”,不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在吴起镇西北二道川附近将敌人击垮,取得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的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闻讯非常高兴,挥毫赋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赞美之情,发自肺腑、溢于言表。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这位被毛泽东如此看重的人,就是罗荣桓元帅。1963年12月16日,罗帅积劳成疾,不幸与世长辞。消息传到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心情沉重,提议中断会议,全体起立默哀。在这之后,毛泽东夜不成寐,写下《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毛泽东曾评价罗荣桓的品格:“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一代伟人对爱将和战友的情之深、意之切、誉之高,令人动容。
毛泽东不但对叱咤风云的将帅激赏有加,对普通官兵也毫不吝啬笔墨给予赞誉。
民兵在我国历次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8年9月,毛泽东发出“大办民兵师”的号召,神州大地掀起民兵训练的热潮。1961年2月的一天,毛泽东看到一张女民兵的训练照,欣然命笔:“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1949年6月,解放军某部八连进驻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南京路。在驻守南京路的十几年里,该连官兵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保持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本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1963年4月,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当年八一建军节这天,毛泽东挥笔写下《杂言诗·八连颂》,称赞好八连拒腐蚀、永不沾。“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号召“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
毛泽东国事纷繁、日理万机,在建军节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专为一个普通连队赋诗,并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充分说明领袖与普通官兵心相印、息相通、情相系。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历程的真实写照,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无价瑰宝。如果将其比作璀璨星河中的耀眼星座,那么,毛泽东的情怀与担当,就是这个星座闪耀出的最夺目光芒,将永远激励着人们拼搏奋进,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焦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