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 >> 正文
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公使:勿将“去风险”变成“去机遇”和“去合作”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9日 09:20:0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公使:勿将“去风险”变成“去机遇”和“去合作”

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公使彭刚8日在欧盟媒体“欧盟动态”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在欧盟将对华经贸合作视为“风险点”之际,中方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使“去风险”变成“去机遇”和“去合作”。

文章表示,一年来,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欧盟将对华经贸合作视为“风险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前,“去风险”已成欧盟对华经贸政策的重点。

文章指出,中方理解各方都有自己的关切,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界定和防范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百年一遇,不能把偶然性当成必然性,把正常的经贸合作当做风险,更不能将中方当成“风险”来源,“一旦带着‘风险’的滤镜看世界,世界到处都是风险,甚至包括一辆普普通通的中国产电动汽车”。

文章强调,经济全球化即便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已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中方始终认为中欧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欧盟近4.5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是彼此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使“去风险”变成“去机遇”和“去合作”。

针对欧洲有些人把中国企业、中国制造的成就简单归因为补贴或非市场做法,文章指出,欧盟委员会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近期又根据《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成员国政府采购竞标启动首次深度审查。与此同时,欧盟及欧洲国家对本土企业发放大量补贴,但欧洲竞争力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充分说明竞争力不是补贴出来的。

文章强调,中国产品走向世界,从来都不是因为补贴,而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之上。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属性,中国产品和企业来到欧洲,更会给欧洲带来良性竞争,最终提高欧洲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欧洲科技发展、企业实力和民众福祉。

文章表示,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当前中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愿将欧盟作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推动中欧经贸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完)

【编辑:魏晨曦】 (魏晨曦)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