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会泽擀毡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30日 05:10:27  来源: 光明日报

原标题:会泽擀毡

手工是羊毛擀毡的特色。

煮毡是把毛毡放在开水里煮,让颜料均匀上色。

擀毡是用羊毛、驼毛等擀制成毡子,是一种有着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技艺。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这一古老技艺如今仍有留存。2022年,“毛毡制作技艺(会泽擀毡技艺)”被列入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会泽擀毡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书义,从15岁起跟随长辈学习擀毡技艺,至今已有49年,其中一半的时间在为附近村民擀制各类家居毛毡用品。

擀毡人首先要把羊毛打散,把粘在羊毛上的泥沙、粪便、草叶等杂物清除。这个功夫原来全在一把又长又重的木弓上。毡匠一手持弓,一手持锤,锤子一锤一锤地弹打长长的弓弦,硬生生地把羊毛弹散弹松,这样才能清除杂质。

羊毛弹好后,接下来是铺毡、喷水、捆毡、踩毡、压边、整形、洗毡、揉毡、剔杂质,除劣质毛、拿毡衫折子、晒毡、烧毡等,十几道工序缺一不可。

然而,毡品也才算初步成形,还有许多功夫在后头。比如画毡,赵书义还是个画家,只是他不用毛笔、彩笔作画,而是用面粉、铜笔、木笔作画。他的心里装着许多花色景物,但凡他看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他都可以画到他的毡子上去,正如他家堂上那副对联所云:“星月花鱼云水雁,擀上毡毛容志义;春风茶酒道儒禅,聚来宅第称诗书。”

在羊毛毡上作画有多难?说不难,那是画上去不难。说难,那是把画永久固留下来很难。这就好比是在沙上作画,画简单,留却不易。羊毛毡上,要色不污漫,貌不走样,线条清晰,有圆有方,那可真是要匠心独运的。古时,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画图染红的毡子,普通人就只能用白毡。

岁月压弯了赵书义的腰,却压不扁他的梦。花甲之年的他,目光依然坚毅,身心依然勤笃,他不但继续传承擀毡这门古老的技艺,还在谋求创新。他要把他的梦想都画在羊毛毡上,用春天的色彩,用大地的风韵,用山河的俊美。

(李永星 撰文/摄影)(李永星)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