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理响中国】“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伟大号召。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特性,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和实现“结合”的五个要点作了高屋建瓴的总结概括,这是我们党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第二个结合”并将其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对这个重大理论命题的进一步深入阐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就。如何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准确理解“第二个结合”,完成新时代的思想解放,无疑将成为当代中国学人必须承担的使命任务和必须攻克的时代课题。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中国的现代化就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第一个结合”的题中之义也必然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第二个结合”提出以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直是我们党对自身成功经验和工作要求的基点表述,在其中,中国的具体实际就包括现实的社会状况和历史的文化状况。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所谓“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无疑就是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塑造的。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之所以能成为全党思想路线的指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与中国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完美结合,以中国人习惯的概念语言进行论述,得到了全党上下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更关注于现实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没有对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加以单独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一个结合”中派生出对“第二个结合”的独立表述,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一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的历史进程,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已成为迫切的时代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另一方面,世界格局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系与世界力量对比呈现明显的“东升西降”态势,随着西方现代性愈发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和危害,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人类文明发展亟待来自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支持。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而中国文化所推崇的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等理念正应合于人类共同价值,只有突出强调二者的结合,才能更为清晰地勾勒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方向指引。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将“第二个结合”从“第一个结合”中分离出来,并把它摆到与“第一个结合”并列的高度上,正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理论上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大势的理论勇气和理论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的探源、传承和创新,多次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规律性认识。这五方面突出特性精准描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面貌与价值,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内在根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华文明与中华传统的优秀性所在。正因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正因为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民族积极进取、不惧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正因为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始终追求国家的坚强统一;正因为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正因为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苦难和屈辱,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其中,文明蒙尘就包括中华文化遭受到蔑视和否定。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人虽奋起改革,在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都试图学习西方乃至照搬西方,但各种改革依然最终以失败告终。在此过程中,文化虚无主义一度甚嚣尘上,甚至以为只有革除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国才能迈入现代化。直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同包括民族文化传统在内的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中国的现代化才确立起正确的思想指引。如果说,文化自卑和自我否定是民族衰败、变革心切时难以避免的应激反应,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民族复兴势不可当之时依然抱有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心态,就是不可原谅的愚蠢和谬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
我们也要看到,世界上有一些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民族,由于故步自封、食古不化,至今仍然封闭落后,与世界文明和人类共同价值观格格不入,以至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徘徊不前,动荡不止。要避免这种悲剧,就必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五个要点的深刻论述,阐明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原则。
只靠传统文化,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当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才真正迎来了救亡图存的转机;但是脱离民族根基去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同样没有出路。事实一再证明,每当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时候,就是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遭遇挫折的时候。传统文化的转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轴,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方向,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运用也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二者必须和必然的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是因为它们彼此契合,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的,又是中国的,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人类的现代化虽然肇始于西方,但现代性并不为西方所独占,积淀深厚、气象磅礴的中华文化中本就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性因素。这些因素只有经由马克思主义的激发和提升,才能成为现代化的积极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在历史真空中从天而降的,而是在由历史传统、文化习俗所构筑的现实大地上逐渐成长的。面向现实、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者从不割裂传统、凭空创造。“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只有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现代化提供中华文化的资源和滋养,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既是现代的,又不是“去中国化”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伟事业,它必然要求我们秉持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特性,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深化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创新离不开开放,但缺乏主体性的开放势必导致文化迷失。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华文化,才能够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让我们在向外来文化更广泛深入的学习中始终保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将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展现它的古老深沉与年轻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