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故事丨中国端砚:千年山石中的文脉传承
笔墨纸砚,伴随中国历史的书卷,翻过千年。其中,砚多为石出,是时间和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开物和造物的巧思。广东肇庆的端砚,与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端砚更是被文人墨客推崇为群砚之首。
千年端砚 石破砚出
“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清代《石隐砚谈》一书中这样记载端砚的问世。端砚石出自如今广东肇庆端州区的西江羚羊峡、斧柯山一带。
肇庆,古称端州,这座城市有着近2300年的历史。宋徽宗赵佶曾被封为端王,端州就是他的封地。文房四宝中,让他爱不释手的端砚,也诞生于此。
一千多年来,中国文人的书桌上,有不少端砚的影子。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端溪石渠砚、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从星砚、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兰亭砚等名砚,曾陪伴这些大家留下无数诗文墨宝。
端砚石有着绚丽多姿的石品花纹。 新华社记者 叶挺 摄
广东省端砚协会会长王建华介绍,端砚石质细密幼嫩、研磨不滞、发墨利笔、字迹颜色经久不变。若是上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堂,水气久久不干,故有“呵气研墨”之说。
最好的端砚石,藏在山脉间最难以发掘的罅隙中。采砚的工人需要匍匐前行到狭窄的坑道中,在油灯下寻找岩壁上的石脉,再一锤一锤将几十厘米厚的石肉凿出来。最后用赤裸的肩膀,将砚石背出洞外。
“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一千多年前,苏轼南下路过端州时,深感于采砚工的艰辛,写下这样的砚铭。
以工制胜 名扬四海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白石村的小道,家家户户的制砚工厂就开始忙碌起来,其中包括白石村程氏的第十四代制砚传人程振良。
位于肇庆市端州区的白石村,是端砚的发祥地。从唐代开始,制砚就成为这里村民最主要的谋生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如今村里有九成以上家庭从事制砚。巧匠们用一刀一刀的凿刻,刻出了端砚制作文化的兴盛与传承。
从唐朝初只用于研墨的简单形制,到宋砚开始实用与欣赏并重,到了清代“以工制胜”,融雕刻、绘画、诗词、篆刻于一体——端砚实现了由粗糙到精美、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变化。
白石村的端砚匠人在制作端砚。 曹笑 摄
程振良介绍,端砚的制作过程复杂,主要有采石、选料制璞、设计、雕刻、打磨、配盒、上蜡等工序。端砚石大多不抗震,所以一直以来端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为手工制作。仅雕刻一道工序所需要的刻刀,不同大小粗细林林总总30多把,而且为了趁手,这些工具一般都是匠人自己做。
王建华说,历史更迭中端砚制造也有过低沉期,但文化传承一直没有断裂。一方端砚见证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端砚作为重要的外贸产品,销往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成为一张厚重的文化名片。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端砚以出口为主,其中六成以上销往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和地区,对高品质端砚的需求很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杨焯忠说,端砚、宣纸、徽墨、湖笔很受日本市场欢迎。
如今,随着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书法、绘画等艺术的普及,端砚的主要市场已经从国外回归国内。人们愈发关注端砚的艺术欣赏性,对端砚的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白石村的黄岗小学,老师指导学生雕刻端砚。 曹笑 摄
“砚都”非遗 文脉相承
在端州区制砚的村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先师凿破山成路,砚田长岁子孙耕”。砚石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长岁子孙耕”是端砚发展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王建华说,全社会越来越意识到砚石的珍贵性。“资源首先要保护,然后才能谈传承和开发。”早在2000年,肇庆所有的砚石坑洞全部停止开采。除了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硬性约束外,砚人们也有自己的守则与门路。
2004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肇庆“中国砚都”的称号。端砚制作技艺更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端砚不仅有各个层级的非遗传承人,还进入了学制教育,从小学、初中,到大专、本科,甚至还有研究生教育,成体系、有规划,不再是过去千百年来“父传子”的家学谱系。
在程振良的工坊里,有一群来自肇庆学院的学生正在实习,这些年轻人将玉雕、木雕等雕刻的工艺融入砚雕中,并将新的艺术理念展现在端砚上。
在黄岗小学,一名学生在雕刻端砚。 曹笑 摄
而在白石村的黄岗小学,孩子们有一套独特的校本课程,从一年级识砚开始,一年学一项端砚的绝活。砚文化课堂还把书法、绘画、拓片的学习融合到一起,并邀请白石村的制砚大师们定期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
此外,肇庆还围绕端砚做起全域旅游,不仅建起了端砚博物馆,还将已经封坑的几大坑洞做成了景区,游客可以从认识历史,到坑洞溯源,再到工作坊体验。一条龙走下来,不仅走近了端砚,也可以感受到端砚背后的中国文化传承。
总策划:赵丹平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
记者:邓瑞璇、黄浩苑
视频:黄国保、黄浩苑、邓瑞璇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广东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