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理通三迤 >> 正文
【理通三迤】打好“聚引育用”组合拳,厚植教育人才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6日 18:02:54  来源: 云南网

  作者:杨云青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做好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要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时代教育体育系统人才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围绕“聚、引、育、用”全面发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厚植保山教育发展的人才优势,不断提升保山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的目标,为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文化旅游胜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围绕提升质量“聚”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一个学校的根本依托,更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常常被比喻为园丁、红烛、人梯,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重要职责,更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格的时代重任。以学前教育为例,根据教育部2013年1月印发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中规定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5~1:7。按1:7计算,目前全市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仅630名,教职工缺编达4015名。窥斑见豹,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缺编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市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主要问题。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力度,吸引更多高校优秀毕业生加入保山教育队伍,加快补齐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的缺口。要按照“编制和岗位总量管理、人事关系集中管理、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要求,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不同学段之间、城乡之间学生规模变化,以及生源数量、班额数量等情况,统筹分配、调整、使用各校教职工编制,进一步激发编制管理使用效益,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要创新招聘方式,积极推进教师招聘指标到校改革,采取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三定向”政策,面向国内“双一流”高校、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院校,不断提升教师招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造就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素质高、业务强的教师队伍。

  突出急需紧缺“引”人才。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不同于有些职业可以靠天分、靠机遇,教师的成长是靠一天天积累,靠在一天天与学生的相处和教学中提高自己,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摸爬滚打才能逐渐成长成熟。特别是对校长而言,要想成为一位好校长、名校长,除了能力素质要求更高之外,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摔打磨炼,而且这种“慢功夫加苦功夫”来不得一点取巧。所以,在很多时候,名教师、名校长也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甚至是各地、各校竞相追寻的“香饽饽”。在此语境下,结合实际引进相关人才,也就成为解决“燃眉之急”的有效路径。要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相统一,不断丰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引才政策,推动形成各类人才争相辉映的良好局面。要“按事找人”“对号入座”,将事业需要、岗位需要同人才的特长优势有机结合,既要重视有“帽子”、高学历的人才,也要重视没有“帽子”,踏实肯干、确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放宽学历、论文等硬性要求,切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要优化留才生态,构建“一站式”学习交流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引进人才服务水平,让引进来的名教师、名校长真正施展才华、发挥作用、避免“水土不服”。要打好“乡情牌”,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理念,不断创新柔性引进机制,引导本土优秀人才关心、支持保山教育。

  着眼长远发展“育”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只有尊重规律,才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现实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值得警惕,那就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对外来人才青睐有加,总是觉得“外来和尚会念经”,而对本地人才却“冷眼相看”。需要强调的是,引进人才与培育人才,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都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更是如此。要完善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优化专业课程,加强教育实践,健全质量保障,大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重点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以张桂梅等先进典型为榜样,把严格制度规定同健全日常教育督导相结合,促使广大教师以身作则、立德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真正让良好师德师风浸润人心、传之久远。要坚持把终身学习理念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深入贯彻“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严格落实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制度,分级分层分类开展各具特色的培训项目,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教师的学识能力。要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与创新,大力实施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中小学实验管理员培训、新一轮多媒体设备应用及管理培训、初中理化生实验测试工作业务培训等,以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师发展。要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教研活动、教学质量等内容,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研讨、观摩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才成长。

  提升优化环境“用”人才。“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一定程度上说,教师地位决定着教育在国家中的地位,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的发展理念,立起“大抓教育、狠抓教育、长抓教育”的鲜明导向,一如既往地重视教育,做到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减、向教师队伍倾斜的政策不变、提高保山教育质量的决心不动摇。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对那些具有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和校长进行大力表彰奖励,对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坚决查处、坚决清除,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师,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营造尊师光荣、鄙师可耻的浓厚氛围,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要严格控制“督检考”事项,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让广大教师能够从过多的文山会海中解放、从无益的材料痕迹中脱身、从过高的道德“绑架”中解脱,真正做到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要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真正把“教育优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到真金白银上,坚决不拖欠教师工资待遇,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杨倩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