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决战决胜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写在第7个国家扶贫日之际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7日 10:08:54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决战决胜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写在第7个国家扶贫日之际

  10月17日是第7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只剩2个多月时间——到年底,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将历史性地解决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集中精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近1亿人已脱贫。在决战决胜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定推进脱贫攻坚战,上演了一部人类减贫史诗。

  决战决胜,步伐铿锵,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战役已胜利在望!

  通往四川省雷波县大坪子乡大坪子村的通村公路(8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中国反贫困史的全新一页——绝对贫困将成过去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瓦扎村,曾是一个不通公路的“云上村庄”。村民祖辈都没能翻越贫困的大山。

  2018年,通村公路开始建设。惊心动魄的建设过程见证了人类翻越贫困大山的决心:在超过60度的山坡上挖一铲、爬一步,走“之”字形上到山顶,从山顶把路倒着修到山脚,终于打通了这座“陆上孤岛”。

  “当年是民主改革让‘娃子’(奴隶)们翻了身,如今是党的精准扶贫给我们第二次解放!”村委会主任吉巴呷呷的话道出了群众心声。

  一座座“云上村庄”修通公路融入全国交通网,一户户贫困户走下“悬崖村”搬进新居……一个个深度贫困堡垒被攻克。如今,全国贫困县只剩52个,贫困人口去年底仅有55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的脱贫攻坚战场上,中国共产党人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强意志,让千万个瓦扎村旧貌换新颜。

  “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一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不适宜人类生存”。如今,这里发展起草畜、杂粮、蔬菜、旅游等产业,9个贫困县中已有8个摘帽。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一家生态牧场的员工在养殖大棚喂羊(2019年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云南昭通市,96.3%的地域是石漠化严重的山区,过去“路不通、业不兴、民生艰”。如今,当地建成立体交通新枢纽、36万群众搬出大山……

  新疆阿尔泰山脚下,曾经的贫困户娜孜古丽·伊代亚托拉今年年初在家门口成了“上班族”,每月工资2500元,“有了稳定收入,在家说话底气都更足了。”

  来自西藏自治区扶贫办的数据显示,脱贫攻坚以来西藏已累计实现62.8万贫困人口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处处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逐渐补齐——

  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打通了大动脉,畅通了微循环,贫困地区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现实;

  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7%,自来水普及率达82%;

  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覆盖,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大幅减少;

  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易地扶贫搬迁近1000万贫困群众,通过帮助贫困人口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实现搬得出、能脱贫、可致富。

 

  9月14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依撒社区)彝绣扶贫车间,几名留守彝族妇女在制作彝族传统服饰。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

  贫困群众生活实实在在改变的背后,是脱贫攻坚战捷报频传。一组组数字体现了脱贫的成色——

  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

  贫困人口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今年全面脱贫目标完成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中国非凡的发展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不久前评价说。

  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李湾社区一家毛绒玩具厂,工人在车间内加工毛绒玩具(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不破楼兰终不还”——全力克服疫情灾情影响,凝聚攻坚合力

  国庆长假刚过,秦巴山区深处的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松坝社区工厂一派火热。41岁的程爱民是车间里为数不多的男工之一。他15岁因骨髓炎落下残疾,从此被深锁大山。山高、路远、地薄,摆脱贫困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程爱民没想到自己的脱贫梦有实现的一天。2018年,他和父母易地扶贫搬迁进松坝社区,在社区工厂就业。如今一家3口每月收入有5000元,再也不用住四面漏风的土坯房了。“这日子,盼了太久!”

  今年,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他们在各界支持下,全力应对。“2月就复工了,现在产能已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波疫情冲击顶住了!”社区工厂负责人刘德财说。

  面对夏季的严重洪涝灾害,社会各界合力攻坚保住了脱贫成果。18个省份报告了洪涝灾害影响,因灾纳入脱贫监测户5061人、边缘户9751人。经过努力,没有因灾致贫返贫人口。

  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干部群众努力克服疫情和洪水灾情影响,用勤劳双手书写脱贫攻坚伟大奇迹—— 

  这是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2019年10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思汗 摄)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摆手舞(1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湖南十八洞村,昔日穷乡僻壤已是美丽乡村。国庆长假期间,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水泥运动场铺上了塑胶跑道,孩子们住进了崭新宿舍;

  安徽岳西县青天乡青天村,遭了水灾的贫困户余成龙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恢复生产,儿子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工作;

  今年前5个月,7.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入美团平台成为骑手有了收入……

  这一个个“战”贫瞬间,昭示着人们摆脱绝对贫困的顽强奋斗!

  剩余52个未摘帽贫困县鏖战正酣,各地积极落实“挂牌督战”,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最后的胜利——

  在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在广场上休息(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全省聚焦未脱贫的直过民族和未摘帽县,16名省级领导紧盯未摘帽的9个县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5000人的7个县,将“挂牌督战”落实到“百日总攻”“百日提升”等扶贫专项行动,实施全员大作战、汇聚各方帮扶力量,强化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

  在四川凉山州,不会普通话、医疗资源匮乏、增收渠道窄等问题,成为挂牌督战的重点之一。12个省级部门分别组建工作专班,聚焦未摘帽贫困县、未退出贫困村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四川省人社厅挂牌督战凉山州就业扶贫工作专班,聚焦户户有就业目标,重点针对凉山州贫困劳动力基础台账建设管理、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和新增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新增就业及问题整改四个方面,进行实地督战。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新集镇吴塬村村民张小花在兔舍内给兔子喂食(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在甘肃,当地紧盯未摘帽的8个贫困县、未退出的395个贫困村和17.5万未脱贫人口,紧扣产业扶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级挂牌督战。并结合各级巡视和自查自纠,全省各地反反复复“过筛子”,千方百计摸情况、补短板。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这是8月21日拍摄的云南昭通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好日子还在后面——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娜布拉的家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莫窝村五组。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几年时间她从贫困户变成致富带头人。可是,今年受疫情影响,蜂蜜、茶叶等特产滞销,她差点返贫。“多亏扶贫干部帮我从网上打开销路。”

  西盟是一个位于中缅边境的贫困县,自然条件差等致贫问题突出。两年前,西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但当地的干部群众没有懈怠,接续开展“星火行动”,培养优秀后备村干部、培养村民小组致富带头人,让大家朝着更好的生活奋斗。

  奋斗是脱贫的底色,也是人们迈向更好生活的力量。你看——

  那一个个扶贫车间生产火热,部分地区出现节假日赶订单的情况。截至9月30日,52个挂牌督战县2020年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95.68万人,是2019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16.2%。

  在以蔬菜为脱贫支柱产业的甘肃定西市安定区,来自福州市台江区的扶贫干部动员福建籍客商采购当地优质蔬菜,截至9月,约2万吨西芹、毛芹等蔬菜被端上东部市民的餐桌。

  在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木耳展销中心内,电商主播何锦漪通过直播售卖柞水木耳(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国家级电商平台“扶贫832”销售平台上线农产品超过6.8万个,交易额突破31亿元,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

  新经济、新业态为扶贫注入新动能。过去一年,664万名来自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快手”平台获得收入。“快手”平台成立扶贫办公室,从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方面帮扶贫困地区。

  脱贫摘帽后,一个个初具雏形的乡村振兴样本正稳定巩固脱贫成果。

  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村医霍建国为村民测量血压(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在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摘帽”的贫困县井冈山,当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一户一块茶园、一户一块竹林、一户一块果园、一户一人务工”的产业就业模式,群众日子越过越好。

  在浙江德清县沈家墩村,如今家家盖起了灰瓦白墙的联排小别墅,享受新农村的美好生活。

  “春风十里稻花香,水清沙白鱼儿壮。‘股票田’里好风光,致富乡里树百强……”近日在浙江平湖举办的浙江省“老乡说小康”农民故事大赛总决赛现场,当地“老乡”以情景剧的方式讲述了家乡的巨变。

  ……

  脱贫攻坚战最终胜利之时即将到来。人们必将以此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努力向着更好的日子奔跑!(记者 侯雪静 吴光于 陈晨 杨静)

  拼版照片:上图为1954年,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创办的第一所小学——西盟小学,老师带领孩子读书学习(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12月7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佤山育忠幼儿园的孩子跟着老师岩科上音乐课。1986年出生的岩科是班母村佤族寨人。他说,我的阿妈小时候没有进过一天学堂,现在,佤山的孩子们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责任编辑:吴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