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焦点 >> 正文
何以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点染精气神,“活”进新日子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0日 15:20:07  来源: 人民网

  原标题:何以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点染精气神,“活”进新日子

  “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启动仪式上,AI对画《南桃北柳》让我们再度感受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无穷魅力。

  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代,画师们用杜梨木作刻版,以“勾、刻、印、绘、裱”五大工艺,将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完美结合,最终创作出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明快、形象生动、乡土气息浓郁的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AI对画《南桃北柳》。主办方供图

  启动仪式现场,杨柳青画社木版水印非遗传承人苏丽妍向大家分享了她习艺多年的心得体会,“这木版里藏着的是时光,印出来的是喜庆、是念想,是咱中国人骨子里的精气神儿!”

  天津共有4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5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杨柳青木版年画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苏丽妍直言,不能光守着老本儿,得让老手艺“活”进新日子,“这些年,我们做了很多探索;进校园让孩子们摸一摸、印一印;还打造“哪吒”系列年画文创,卖得那叫一个火!”

  今年5月,以“河海津韵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天津活动周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正式开启。不到两天,杨柳青木版年画展位上的1000张纸就全用光了。“我心想,‘介’就算行了,嘛都没有了,散了吧?好家伙,人一点没少!”苏丽妍回忆道,有个日本老奶奶,头天没排上,第二天还没开馆就来了,印成时,全场鼓掌欢呼,“那一刻,我太自豪了,挺直腰杆儿,让世界看看咱杨柳青木版年画!”

  从一个懵懂的学徒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传承人,苏丽妍自觉非常幸运,“我希望已经400多岁的杨柳青年画,可以有下一个400年、下下个400年,传承不断,文脉不灭。”(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