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在长江源,如何为冰川做“体检”?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2日 19:52:38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在长江源,如何为冰川做“体检”?

屹立在青藏高原的大小冰川,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这些冰川是否“健康”,如何为它们“体检”?记者近日跟随长江科学院组建的江源科考队,来到位于唐古拉山脉的一处冰川,一起去探寻答案。

8月1日的冬克玛底冰川(无人机照片)。

清晨6点半,天还未亮。科考队员驾车出发,行驶许久,远山的一点白变成眼前巨大的冰舌,科考队员已抵达冬克玛底冰川脚下不远处。

冬克玛底冰川位于唐古拉山脉,是由一条朝南向的主冰川和一条朝向西南的支冰川汇流而成的复式山谷冰川,主冰川末端海拔超5000米。该冰川已有超过35年的连续性观测记录,持续追踪其变化对分析长江源地区的冰川演变规律有重要参考意义。

8月1日,科考队员们正在攀爬冬克玛底冰川。新华社记者 邱婧熠 摄

据科考队员、长江科学院岩土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范越介绍,为冰川做“体检”,从物理层面上主要是测量冰川的面积和厚度,估算冰川储量与年际变化。

观测冰川面积的“眼睛”相对齐全。遥感卫星和无人机能敏锐捕捉冰川面积的变化,冰川附近地面重复摄影能够看到冰川末端的变化。

冬克玛底冰川旁设立的持续观测冰川末端变化的摄像头。新华社记者 邱婧熠 摄

但是,对于冰川厚度,目前尚缺乏成熟的远程观测手段。因此,范越和张政等队员必须登上冰川,使用探地雷达扫描冰川厚度。

登上冰川一处阶地后,他俩用安全绳拉着探地雷达,沿着冰川从下往上,扫描了约40米的距离。“这个过程类似于为冰川做CT。”范越说,探测到了比较清晰的冰岩分界面,推测本次测量范围内冰川最厚处15米左右。

8月1日,范越(左一)和队员们使用探地雷达扫描冰川厚度。新华社记者 邱婧熠 摄

后续,科考队员们将在实验室对现场测量数据进一步校对,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冰川厚度的变化,探索冰川变化的规律。

随着气候变暖,冬克玛底冰川整体呈现退缩趋势。曾到过冬克玛底冰川多次的科考队员张永说,记者看到的两条冰川过去连在一起,但由于冰川加速融化,2009年彻底退缩分解为大、小冬克玛底两条冰川。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洪晓峰说,长江源区冰川整体呈现持续退缩趋势,近年来退缩速率明显加快。冰川消融短期内会为河流增加补给,但这种趋势不会长久。当冰川的水量调蓄功能逐渐丧失,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湖可能出现断流或萎缩,高寒草甸、湿地等寒区生态系统也随之受损,造成生态恶化。

冰川持续消融使科考队员到达冰川的难度增加。高原徒步攀登冰川,需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最佳路线。过去能走的路如今可能被冰川融水形成的宽阔河流阻挡,这时科考队员往往要临时找路,甚至无路可走。

8月1日,范越(右)和张政(左)检查观测数据。新华社记者 邱婧熠 摄

爬了三次冬克玛底冰川的范越感叹,今年的冰川表面格外的滑,去年的一处缓坡变成了陡坡,从冰川上下来时,手掌不小心被锋利的冰面划伤。紧挨冰川的土壤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被融水浸透后极其松软,记者刚踩上去,一只脚瞬间陷入泥土里。

取得探测结果后,科考队员背上仪器设备徒步返回。时至中午,冰川融水明显增加,几个小时前还能一步跨过的小溪,必须用大块石头搭出一条小路才可勉强通过。

8月1日,科考队员用石头搭出小路过河。新华社记者 邱婧熠 摄

在距离冰川不远处,长江科学院在海拔5200米设立的常年野外观测场内,洪晓峰正在对一系列观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观测场内自动观测设备可测量气象、冻土、积雪、植被等多个要素,为研究长江源区水循环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提供基础数据。

这是长江科学院在海拔5200米设立的常年野外观测站。新华社记者 邱婧熠 摄

冰川脚下,一株株鲜艳的红景天在阳光下盛放,在高寒的环境中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不远处,一块黑色的土壤上植被稀疏。科考人员介绍,这是典型的高原黑土滩,也是植被退化的例证。冰川为生命的繁衍提供了基础条件,对它的探索和保护,任重而道远。(张阳 邱婧熠)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