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江西崇义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竹乡竹业“三变记”(高质量发展在一线)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2日 06:30:15  来源: 人民日报

原标题:江西崇义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竹乡竹业“三变记”(高质量发展在一线)

车至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窗外,峰峦连绵,竹海森森。这里拥有70万亩毛竹林,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

晨曦微露,在铅厂镇铅厂村,竹农乐毅带着4名工友,扛着砍刀,踩着胶鞋,爬上了自家承包的竹山。甫一站定,只见根根翠竹,直冲云天。

竹子上醒目地涂着油漆数字,数字“9”代表2019年种下的竹子。“竹生4年可砍,满5年,密度更高,品质更好。”乐毅拍了拍竹子,对着工友们说,“这竹子,今年可以收获了!”

厂房之变——

建设标准厂房,拓宽销售渠道

山上砍竹,山下加工。乐毅拿起电话联系运货,不到半个小时,拉竹下山的刘师傅便把车停到眼前。

“别看现在方便,以前这里只有羊肠小道,竹子下山全靠肩挑背扛。因运输困难,不少竹子卖不掉,最终烂在了山上。”乐毅回忆。

竹子下山难,销路还不畅。前些年,铅厂镇有不少竹制品加工厂,山上竹子可就近销售,收益可观。但竹制品生产会污染周边环境,不少企业整改不到位,只能停业。

竹产业发展停滞,竹林无人管理,不少竹农选择外出务工。“那时加工厂数量锐减,原竹每吨价格下降近100元,有些毛竹还要运输到隔壁县才能卖掉,种竹子成了亏本生意。”乐毅说。

降低毛竹下山成本、拓宽销售渠道成为竹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铅厂村公路旁,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竹制品标准厂房格外显眼,这是乐毅经营的竹制品加工厂,配有标准化环保设备。厂房内,流水线一头“吃”进一根竹子,经过多道工序,另一头“吐”出竹筷、竹签、竹香芯等产品,销往多个省份。

运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崇义县在各乡镇布局建起一座座竹制品标准厂房。2022年底,乐毅通过招商签约入驻,承包下这座标准厂房。如今,这里成为周边竹农销售原竹和就近务工的选择,每月能加工毛竹1800吨,带动周边40多名村民务工。

技术之变——

智能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

竹产业如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基于“龙头企业+卫星工厂+竹农”模式,崇义县在16个乡镇建立卫星工厂,不仅解决了龙头企业原料不足、卫星工厂产品单一、竹农销路不畅等难题,也为村集体带来可观收入,实现多方共赢。

乐毅经营的竹制品加工厂便是一座卫星工厂。“我们的产品种类繁多,前段主料可供货给龙头企业制作竹胶板、竹家具等,后段则可生产竹筷、竹签等,而竹子的下脚料,也能摇身一变成为活性炭,实现全竹的充分利用。”乐毅说,竹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