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奥运缶击出民族精气神
新华社记者刘敏
无论时光流转,风云变幻,总有一些场景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2008年8月8日,夜幕下,国家体育场“鸟巢”内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忽然,一道耀眼的光,激活了“鸟巢”内的日晷。一个巨大而壮观的“缶阵”被点燃了!
霎时间,2008名演员、2008面缶,波光律动、人缶齐鸣,光阴与时空交错的击缶盛宴,迸发出动人心魄之音。
10、9、8、7、6、5、4、3、2、1……雷鸣般的击缶声中,全场观众随着数字的变换齐声呼喊。20时整,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岁月如水。人们不会忘记,那是一届惊艳世界的体育盛会,也成为一个让世界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精气神的窗口。
缶音悠长。一面北京奥组委提交的“奥运缶”,已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让更多人得以近距离领略它的风采——
这面缶体态硕大,色泽呈现金属质感,装饰有中国古代传统纹饰。在开幕式演出现场,使用它的演员需要做出1000多个规定动作,才能完成表演;缶上的LED变换不同图案,展现出别样风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奥运缶不仅是一件表演道具,更是一个文化标志。
缶,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既是盛食物的器物,也是可以敲击伴奏的民间乐器。奥运缶的原型,就是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造型精美的青铜冰鉴缶,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作为现代科技与古代神韵的凝结,无论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还是“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都在华美豪迈的击缶中充分呈现。
有专业人士表示,击缶这种朴素的表演方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穿透五千年历史烟尘,拥抱世界,拥抱朋友,拥抱梦想。
从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提出“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到北京奥运会召开,中国人的奥运梦经历了整整100年。追梦圆梦的历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道路相伴而行。从落后到发展,从贫穷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东方。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如今,北京冬奥会筹办进入关键时期。相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将向世界展现新的精彩,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