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太崇
好干部的“金刚不坏之身”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律与他律联合培养出来的,既要让干部慎独慎微、行有所止,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又要让干部感受到组织“霹雳手段”和“菩萨心肠”的对立统一。
全面从严治党是长期战略、永恒课题。抓好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引导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老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正确对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须以“全周期管理”方式将警示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全过程,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警醒。
警示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举措,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必然要求,是关心保护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作为提高党员干部“免疫能力”的有效手段,警示教育能起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典型就是镜子,案例就是警示。一滴滴悔恨的“泪水”,无不向“看片人”诉说着“人生都是单程票,不能重来”的道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每一声警钟都是一剂“预防针”“清醒针”。避免党员干部心不在焉做“看客”、错把警示当“故事”,从“观片人”到“片中人”的悲剧出现,警钟在耳畔常鸣是关键。
呵护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必须用好警示教育这剂“良药”。警示教育的关键在“警”,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防范警示教育活动出现“药效”不强、“疗效”不长的问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在长和常上下功夫,在细和准上下功夫,在真和实上下功夫;要靶向聚焦教育对象的特点,因人施教、因地制宜,做到“量体裁衣”,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分层分类开展好警示教育,让纪律规矩既“入耳”又“入脑入心”,切实提升党员干部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要充分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将组织旁听庭审、参观教育基地、观看警示片、汇编忏悔录和警示录、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与科技赋能和党员干部心理特点结合起来,做到有声、有色、有形、有感、有情,从文件走向文化、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身边走进心田,达到点醒“梦中人”,产生“当头棒喝”的震慑效果。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任何时候,有了外在监督的约束,也不能忽视自律自警的作用。党员干部只要手中有权,就时刻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诱惑与反诱惑的现实考验。参加警示教育,就是要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现场模拟的场景当成日常的工作场景,真正摒弃看客心态,对照“片中人”的行为和做法来审视自身,敢于自我革命,严于自我检视,做到小错即纠,小过即问,不断地净化思想、过滤杂质、清除毒素,达到“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良好效果。始终树牢“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意识,自觉革除“躺平”思维,勤练履职“内功”,把对“诗和远方”的追求与脚踏实地的作风结合起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于“飞驰”中常照“反光镜”,扣紧“风纪扣”,始终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涵养和定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风度面对各种斗争考验,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心境坚守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