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理通三迤 >> 正文
【理通三迤】学好群众语言这门“必修课”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5日 18:30:50  来源: 云南网

  作者 张小丽

  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那就是多多听听群众的心里话。群众的心里话,就是大实话,上级政策好不好,落实得怎么样,在这里可以得到最真实的反映。只有上下及时交流,真实表达,才能形成良性互动,调整失误,确保政府工作的方向与群众要求、群众利益协调一致。党员干部们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基层的真实情况,光在办公室看文件、听汇报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经常深入基层,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地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群众的声音在传递过程中变形走样。

  广大群众心里最想什么,这就是我们党执政决策的风向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我们树立了听群众心里话,听群众实话的榜样。在现实中部分党员干部听多了、听惯了“漂亮话”“官场话”和“客套话”,对待“阿谀奉承”是笑逐颜开,对于“忠言逆耳”是不闻不问。因此,有的干部听到人民群众的些许“牢骚话”,就会感到十分的刺耳难忍,尽管表面上摆成一副虚心接受的神态,心中却是怒火中烧的一幅景象,更有甚者,当场发火直呼群众为“刁民”,认为不服管教、不懂礼数、不明尊卑,俨然一副端着“官架子”高高在上的图景跃然纸上,这吹吹捧捧、虚虚飘飘的不严不实的作风、做派,败坏了党风政风,误人误己,损坏了党群之间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多听“牢骚话”,就要放得下“官架子”。有个别干部总喜欢动“歪心思”,耍“小心机”,认为工作没有必要事事亲力亲为,调研下乡的事交给下级办理,自己在办公室“指点江山”,最后负责“把把关”即可,这样的调研脚不沾地,大家心照不宣、看似圆满,却听不到群众真实的声音,看不到基层存在的问题,最终不能帮到点子上。只有放下“官架子”,真心实意地同群众在一起,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心声,才能真正在调研中听到真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多听“牢骚话”,就要经得住“挑刺儿”。“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牢骚话带刺不中听,却是群众诉求的强烈表达。面对群众的逆耳之言、揭短之语,要耐得住性子、受得了委屈、经得起考验。听到群众的刺耳话,要让群众把话说完,把心中的怨气出一出。多分析问题症结,辩证分析看待,不给说真话者穿小鞋,帮助群众疏通心中的 “郁结”,解开思想上的“疙瘩”。

  多听“牢骚话”,就要坐得住“冷板凳”。“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群众的“牢骚”中往往充斥着大量“泥沙俱下”的信息,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在广泛全面真实地听取和收集来自群众的各种信息之外,还要以“淘沙得金”的毅力静下心来潜心总结和分析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总结提炼群众提出的正确的意见和建议,用“精加工”方式提炼群众的智慧去改进工作的不足、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途径,确保各项政策部署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合民意。

责任编辑:李洁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