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新华全媒+|实时传回影像!野生动物在智能红外相机前“刷脸卡”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 17:20:01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新华全媒+|实时传回影像!野生动物在智能红外相机前“刷脸卡”

一只野生大熊猫出现在原始森林的红外相机镜头里,它俯下身子饮水,随即转身消失在丛林中。

记者从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获悉,从11月5日到11月19日短短15天时间内,安装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核心区域的红外相机9次实时传输回大熊猫的活动画面。

11月连续出现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核心区域的大熊猫。(图片来源: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

野生大熊猫有“竹林隐士”的称号,有极强的领地意识。从红外相机传输回的画面里,它们不仅是在寻找食物和水源,也是在巡逻领地,经常被红外相机捕捉。

此次传回视频影像的智能红外相机于去年12月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正式投入使用,已多次实时传回包括大熊猫、川金丝猴、雪豹、绿尾虹雉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影像资料。

红外相机捕捉到的羚牛影像。(图片来源: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

据成都熊猫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虽然大量布设了各类红外设备,辅助巡护工作,但都需要定期前往其所在点位,取回红外影像等,往往在数月后才能得以见到野生动物的活动影像,“智能红外相机投用后,可以随时和这些珍稀动物‘打视频’”。

据了解,智能红外相机通过自组网技术,基本可以实时传输红外触发的图像数据,能在数分钟内完成大容量视频数据的传输。

“我们建成大熊猫和小熊猫等逾200余种哺乳动物影像资源数据库,当数据库记录的动物在镜头前出现时,相机就会自动监测拍摄。”成都熊猫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补充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自然资源信息,除了捕捉野生动物种群影像资料外,这些智能红外相机还扩展了红外传感器、温湿度气压、空气质量、海拔经纬度等传感器,能采集多种环境信息。

“目前,我们在崇州片区和大邑片区进行无线自组网红外相机的试点布控,未来将考虑在全域范围内进行布设,强化对个体活动轨迹的追踪与对生境变化的观测,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成都熊猫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余里 薛晨)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