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攻克“猪芯片”,建立本土育种体系
“我国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5%,总体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也是可控的,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种猪也像芯片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进口,正如芯片对手机的重要性一样,“猪芯片”是当前我国猪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每年进口1万头左右原种猪。原种猪质量好不好,直接影响猪的产量及饲料消耗量。“我们现在需要攻关的就是在本土实现对优秀原种的选育。中国有一些本土猪很有特色,有的产种多,有的肉好吃等。育种就是把各种优势结合起来。”刘永好表示,目前“洋芯片”没有本土化,“土芯片”又低效濒危,直接影响我国在非洲猪瘟冲击后产能恢复过程的质量、速度和效益,也极大地制约我国猪产业发展。
据刘永好介绍,历史上,我国的养猪业主要依靠广大农户,规模相对小,大企业参与育种相对较少。而发达国家多为大企业规模化养殖,经过两百多年发展,培育出很多世界领先的品种。由于起步晚、育种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等原因,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程度远低于国际水平,并存在育种体系不完善、新技术应用滞后、技术人才短缺、种猪测定基础薄弱等问题,与中国生猪养殖、消费第一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为建立真正掌握“猪芯片”核心技术、产学研育繁推融合发展的“中国瘦肉型良种猪”商业化育种体系,刘永好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以下建议:一、尽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项目研发和推广后补助政策,以“企业先投入、国家补一半”原则鼓励企业积极投资发展种猪研发等攻关项目;第二,对核心育种场、保种场提供非瘟防控用地支持,保障祖代种猪场的生物安全和运营能力。“非洲猪瘟”难以在短期内根治,育种场一旦感染将是灭顶之灾,因此核心育种场的选址比一般育肥场更严、征地面积更大,运营成本也更高。建议加大对国家核心育种场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建设种业产业园;第三,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进行国际合作,“引技”“引智”结合,奖励跨行业跨国攻关“猪芯片”的紧缺人才。
刘永好表示,新希望计划在生猪育种领域投资30亿元,进行原种的培育和选种。“我们要在未来3年养6000万头猪,提升选种的空间”。
在刘永好看来,依托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中国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等与育种技术相结合,大大加快育种技术的前进步伐。“通过大数据、猪脸识别,我们能很快知道它是谁,它的母亲、爷爷、曾祖是谁,并且知道它跟谁搭配以后效果如何。”据了解,新希望成立专门公司做相关技术攻关,同时在美国的波士顿及中国的多个地区建立研究院。刘永好称,“猪的育种周期相对较长,但我相信,5年左右,国内自主育种能力逐步达到国际水准是有可能的”。 刘永好认为,解决种源自主问题不意味着就不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我们还是要保持开放合作的心态和观点。手里有货,心里不慌,相信中国人能够端好自己的肉盘子”。(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