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理通三迤 >> 正文
【理通三迤】关于优化云南省营商环境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4日 19:08:00  来源: 云南网

   作者:省工商联副主席 邓恒源 

  一、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

  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安排,其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稳定恢复,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出重要指示,在去年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就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行了充分强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专门做了安排部署,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列入重点任务加力推进。

  而我省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继2018年加大工作力度后,又把2019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持续推进。今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阮成发书记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完成好十大重点任务时对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王予波省长在分析发展重点时,强调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提出要更好推动我省营商环境建设。实践证明,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创造力,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而在对各类营商环境的排名比较中,我省都处于中下游水平,反映出营商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二、我省营商环境总体情况分析

  (一)要素环境。企业对要素资源获得与保障情况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要素资源获得与保障便捷程度较好。随着各类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企业对用水、用电、用气、用暖、用网、用工和物流设施获得与保障情况表示满意,得益于各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举措,要素成本有所下降。劳动力供应总体稳定,企业对公共就业服务保障、企业招工支持、劳动纠纷处置化解和职工教育培训服务评价较高。土地供应偏紧,一定程度制约了投资项目落地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二)金融环境。金融支持政策获得感不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实质性突破。企业认为金融政策支持总体成效初显,银行审批效率有所提高,获贷时长缩短,但获得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政府产业基金支持总体较难,申贷时存在获贷门槛高、需要抵押物、获贷额度低、贷款期限短、新增贷款较难的难题,尤其民营企业对降低融资成本和担保机构需求较大。

  (三)法治环境。企业对法治环境评价满意度较高,公检法司工作有较大改善。从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清单看,企业对公检法司涉及的反映较多,满意度也比较高,体现出社会层面对公检法司工作的关注和对改进工作的肯定。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废除或修订不合理的涉企法律法规、清理歧视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制定包容审慎的市场监管规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工作满意度也较高,但就零歧视、无差别化、公平公正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方面,仍需加强。

  (四)政务环境。涉企服务有所改善,政务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企业对政务环境总体满意。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步伐,政务服务的硬件环境得到较大加强,企业对涉企政策制定与兑现情况、亲清政商关系满意度、政务服务工作满意度有所提升。但软件环境仍需着力改善。从2020年度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综合评议结果来看,全省参评企业在所列的负面清单内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省级占比仅为17.8%,但对县(市、区)级占比为60.15%,呈现出省、州市、县区三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评价梯级下降,反映出越到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差距越大。政务诚信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面临较大压力。

  (五)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有所改善,但纾困惠企政策落实仍有差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各项支企援企政策的支持下,市场环境总体平稳局部有所改善,民营经济实现正增长,2020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66.05万户,同比增长4.68%,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14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呈现逐季恢复势头,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对按照法律规章制度办事、监管程序透明公开、“双随机、一公开”执行情况、大数据的信用监管、对市场创新行为的包容审慎、对企业进行监管规定的培训解读等市场监管工作总体满意,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市场准入表示肯定。但同时面对复杂变动的市场环境,企业对政府引导与扶持的需求增大,进一步推动相关纾困惠企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仍需加码加力。

  (六)创新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创新环境是我省最大的短板。从2020年我省非公企业百强发布上榜企业分析来看,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专利保有、专利申请明显不足,全省科技创新投入远不及华为一家企业,专利申请受理量不到四川的五分之一,重庆、广西的二分之一。创新管理人才缺乏,企业的科技、管理人才仅占从业人员的12%左右,远低于发达地区30%以上水平。我省企业偏重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小散弱,发展滞后。在高端人才引进、科创资源、创新氛围、科技成果转化、金融体系创新发展等普遍较弱,各项高端创新人才引进政策、科技金融扶持政策、政府产业创新引导政策、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政策的落实力度需着力强化。

  三、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支企惠企政策针对性不够强,“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待化解。纾困惠企政策解读宣传不到位,普惠面不大。政策对需要扶持的潜力型企业和就业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还不足。政策落实有差距。民营企业隐性债务大,尤其是基层政府及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拖欠难以及时清偿。

  (二)政务服务水平总体不够高。“简政放权”下放的多,基层业务能力不足,“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有待改善。政企沟通、投诉渠道不通畅,涉企问题处理不及时。投资审批及项目监管仍是环节多、程序多、材料多、耗时长,多头执法、差别化执法、选择性执法、粗暴性执法等情况时有发生。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突出,惠企覆盖面尚待拓展。由于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尽职免责等化解融资难的机制尚未完善,银行业仍有“外松内紧”情况,尤其是从事科技、商贸、农业、加工型等轻资产的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和有效担保,更难以从银行获得融资。

  (四)发展环境存在弱项,硬软件建设短板需要补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规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法治环境有待推进,支撑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跨境物流、冷链物流、现代物流的基础不强,口岸管理部门融合度不够,受疫情影响跨境通道总体通而不畅。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改造投入不足,部门涉企信息安全共享和业务协同有差距。

  四、进一步优化我省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高位推动、凝心聚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云南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28条措施》,对全省现行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抓实。针对人才环境不优、企业创新不强、法治化建设不足等,研究制定企业“引强培优”计划。结合《民法典》的实施,强化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保护。认真落实《我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推进政商正常交往,鼓励公职人员积极服务各类企业。着力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家有恒心办恒业。

  (二)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提高财税、金融、贸易、人才、土地、环评、项目审批等方面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司法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加强“数字政府”的需求侧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完善全省“智慧政务”系统,鼓励推行“政商直通车”,确保企业诉求及时有回音、能落实。把政务诚信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推进的重要抓手,对审批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

  (三)纾困惠企、落细落实。进一步扩大专项纾困、减税降费、稳岗补贴、职工技能培训等支持政策的适用范围,适当再延长期限,把增强市场主体政策获得感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继续在“稳就业”、“扩就业”方面加力,强化现行稳就业政策,持续推进“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落实。

  (四)聚焦难点、精准施策。整合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担保机构等金融资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确保及时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适当降低或取消企业获贷缴纳的相关手续费、咨询费、担保费等附加费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率、普惠性和满意度。创新开发适合于国企、民企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完善“税银互动”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相关部门间的涉企信息,完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搭建有效的企业供应链融资平台。

  (五)创新驱动、质量引领。围绕“十四五”目标及“五个万亿级、八个千亿级”产业培育,聚焦数字经济、八大产业和“三张牌”,加大人才战略、品牌战略、商标战略、标准战略投入,补齐关键技术、电子商务、区域协同“短板”。加大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形成发展新动能。加大稳岗扩就业补贴或以奖代补力度,对使用创新型人才产生重大效益的企业和个人加大奖励力度,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提升地方综合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监督问责、长效保障。强化营商环境“红黑榜”“好差评”制度落实,并进一步拓展完善,使之成为覆盖州市、县区党政部门的重要考核方式。增加地方党委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的考核权重,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媒体曝光等,着力解决我省营商环境长期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监督工作机制。继续加大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力度和成果运用,使之成为提升服务、改进作风的有效手段。聘请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作为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最直观及时收集掌握经济发展一线的意见诉求。加大对各类政策落实授权第三方评估,检验政策措施的实效。畅通民营企业投诉渠道,完善民营企业投诉中心职能,调整充实公检法司参加的企业维权委员会,为企业和经济发展更好保驾护航。

  彩云之南,因为美丽宜居而享誉中外,相信在新一届省委坚强领导和各部门努力协作下,通过持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云南也会成为投资创业的新沃土,迈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铁赛道。

责任编辑:李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