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视频 >> 专题 >> 正文
【最美健康家庭】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 09:58:00  来源: 云南网

  作者:刘义马

  精准扶贫:不见硝烟的歼灭战

  伟人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还说: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因此我们一直追求民富国强,一直把贫穷当作敌人围追堵截,发誓要把它消灭在中国的土地上。

  今天,又一位伟人给我们配备了精确的瞄准器,让我们把雄心壮志狠狠地对准贫穷,让它无处藏身,把它消灭!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歼灭战里,彩云缭绕的云南保山隆阳只是一个分战场。这里曾经天高皇帝远,这里曾经山高谷也深。曾经以“四瓦一水”(注1)穷出名。

  但隆阳人不喜欢贫穷的烂帽子,长期来坚持自力更生与艰苦创业,“3加2”的扶贫模式(注2)曾经一度占据主流媒体的头版和群众的心。

  今天,共产党人发出铿锵之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让隆阳底气更足,惠民项目像子弹直射贫穷。

  只要是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我们的党就是百姓最大的靠山。无论是在山边还是水尾,党委政府派出一个个扶贫工作队员,把党的温暖带进千家万户,把足迹与汗水留给大地。

  他们像亲人,对群众嘘寒问暖。他们像医生,为贫穷把脉开方。

  他们更像一个个骁勇的战士,为了祖国人民的崇高利益,带领群众与贫穷作战,带领群众真正走上金光大道。

  脱贫,不单单是玩数字游戏,群众的心里装着最真实的幸福指数。

  在隆阳,我们扶持生产与就业;在隆阳,我们组织易地搬迁安置,在隆阳,我们把心交给群众。

  为了不让一个村庄或一户群众在时代发展的道路上掉队,因此,我们深入排查贫穷的病因;因此,我们广泛寻找脱贫的方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扶贫。我们相信精准扶贫的春风一定会吹绿隆阳。

  温暖的阳光下,我们期盼安居乐业。和煦的春风里,我们缔造幸福家园。

  我们将通过精准扶贫这一时代伟业,带领隆阳人民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注1:指保山市隆阳区的瓦房、瓦马、瓦渡、瓦窑和水寨等山乡。注2:指2004年隆阳区委、区政府提出“近抓以高产包谷为主的粮食生产解决温饱、中抓以养殖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增加收入、远抓以种植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稳定脱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力争3年初见成效,5-8年从根本上解决西山贫困问题”的工作思路,当时称之为“3+2”扶贫开发模式。)

  守望山村的孩子

  一双大眼睛在低矮的屋檐下,望着山村蔚蓝的天空,望着山村袅袅的炊烟,望着在千山万水之外的父母。多么像一朵孤独的小花,开在凄凉的山坡上。

  她在山村只从电视里见过城市,但她知道城市里有高高的脚手架,她还知道城市里有流水作业的工厂,因为她的父母挤进了城市的底层。

  所以在寂寞的夜里想父母的时候,她就无可奈何的憎恨城市。

  在只有爷爷奶奶陪伴的日子,山村的太阳都是毒辣的,把她上学的小路都晒得灰尘扑扑;山村的月亮都是残缺的,夜幕降临她就不敢出门了。

  她的夜里只有冷冷的梦。在一个被脱贫红线圈注的山村,像她一样被称之为留守儿童的还很多。大伙都在无奈地守望着孤独的家园。

  看着贫瘠的山坡长着瘦弱的玉米,看着一只蝴蝶飞上一朵小花,看着爷爷奶奶越来越佝偻的身子,看着从未见过的城市越来越遥远。

  在山村,她或许还不完全理解精准扶贫,但她期盼贫穷的家乡赶快富起来:那样她就可以留住父母了。

  山村醒来

  山村从一声声悠长的雄鸡司晨中醒来,山村从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山村从小学生一阵阵的朗读声中醒来。

  山村从工作队员走家串户的脚步声中醒来,山村从民情日记本上的沙沙声中醒来,山村从时不待我的发展规划中,像滚雷惊醒一样醒来。

  山村在朝阳升起的时候蜕尽慵懒,带刺的荆棘和含香的野花,用灿烂的笑容迎接一个美好的时代。

  沉甸甸的麦子和金灿灿的油菜花,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景象。

  拖拉机、挖掘机和压路机,铺开一条洒满金光的大道。

  闪电开始开垦山村,雷霆开始耕耘山村,春雨开始播种山村。

  ——山村已经在精准扶贫的号角声中醒来。

  水电移民:用心移心的民心工程

  依山傍水的日子在某一天突然结束,水电移民群众为了发展梦想与国家使命,悄悄把故土情怀珍藏进记忆,抹一把汗水在陌生的土地上,犁铧一闪又是一个新的家园。

  在巨大的机轮上只是一颗螺丝钉,水电移民干部为了服务国家重点工程,把热血与汗水奉献给了群众,从动员搬迁到规划安置再到后期帮扶,“天下第一难”逐渐被真情化解。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一吹响,奔流在崇山峻岭间的江河被惊醒了:奔腾的江水就是白白流逝的资源啊,经济发展需要它,社会发展需要它,人类需要驾驭巨龙,国家需要水电建设!

  因为水电资源优势能变为经济优势,西部边疆经济将趁势而发,“西电东送”像强弓劲弩,直射“双赢”目标。而水电建设的关键问题是移民。移民,最重要的则是移心。

  水电库区建设像一张张大的嘴,为了倾吐能量,它需要漫过太多的田野甚至村庄,漫过烂熟于心的一草一木,漫过祖孙几代人的记忆。

  凭江临水而居的日子,被库区蓄水淹没在了水底,就连某些著名的风景名胜也隐身水里,接受一群群游鱼的朝拜。

  被岁月尘封了千百年的迁徙歌谣,在新的时代又被唱响。这次迁徙不是为了寻找一块沃土,而是牺牲小家为国家,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与和谐发展。

  在有头无尾的家谱里,移民群众忍痛把熟悉的故乡当成人生的驿站。祖祖辈辈的日出日落,含有多少早出晚归的身影和风雨雷电,含有多少生活的辛酸与命运的抗争。多少来不及抒发的情感,突然凝结成了乡愁。

  为了国家建设,他们成了特殊的贡献群体。在绿叶对根须的绵缠中,他们挥泪斩断乡愁,任翻滚的浪花浩浩荡荡漫过家园,塑造出“高峡出平湖”的雄伟景观。让桀骜的江河在地平线上高扬头颅:

  ——穿越一个时代的宏伟蓝图。

  在移民群众中间穿梭的移民干部,是我们党插在移民一线的旗帜。他们忙碌的身影是党在基层的具体形象,他们把真情献给了移民,他们把真心留给了群众。村口的狗群追着咬过他们,倔强固执的老农骂过他们的祖宗。

  为了使命,苦水只能往肚里咽,哽哽脖子还得把足迹撒遍库区的每一个角落。直到磨破了嘴皮子,跑烂了鞋底子。人间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移民干部身上的真情与大爱,如同一股宏大的暖流直抵人心:

  ——群众心中再坚固的“心锁”也会冰雪融化。

  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移民干部心中装着老百姓,以忠于党和国家的担当精神。吃得苦,受得气,一切为了移民和为了移民的一切。在晴天他们以灰尘扑面为妆,在雨天他们的裤腿裹着泥巴与汗水。

  从“三通一平”到奠基竣工再到移民入住,他们倾注浓情,心弦紧绷。他们宁可苦自己也决不误移民,他们甚至比熟悉故乡更熟悉移民村落,甚至兼当了后期扶持的产业技术指导员,他们用真心换取了群众的真心:

  ——真正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如果飞转的水轮机像快速发展的祖国,请你不要忘为了水轮飞转而默默奉献的人民。他们也算得上是藏在镁光灯背后的光明使者。

  如果从电站坝口倾泄的水流有涌动的激情,请你相信那是时代发展的脉搏。在时代脉搏里,水电移民是一项:

  ——要铭记的用心移心的民心工程。

  开启“心锁”的一个数字

  我在移民主题采风期间收集了很多材料,但只记住了隆阳区移民局介绍的一个数字: “42”,深入移民群众家中做工作42次!

  燕子窝,水寨乡群众对那个小山村的俗称;蚂蝗沟,行政区划对那个小山村的定名。

  小小的山村像是燕子筑巢挂在山崖上,七八户人家开门就对着博南山松木梁子,睡觉时枕头下面就是哗哗作响的澜沧江。

  百十年来,后人都在抱怨祖先的选择,抱怨祖先为何把自己当做顽强的野草,扎根在贫瘠的陡坡,让子孙挣扎在饥渴边缘。

  小湾电站是国家的一项光明工程,库区移民涉及蚂蝗沟村民小组。一个姓杨的老汉为了守住几棵核桃树,宁愿冒着滑坡下水的危险也不肯搬迁,宁愿让子孙固守贫穷也不肯搬迁。

  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移民干部把“42”这个数字送给了他家:42次往返在坡度在60°以上的山路上。对固执的杨老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某一天杨老汉“心锁”开启,自愿搬迁。

  现在他家已经从澜沧江边搬迁到怒江边,住在一个村容整洁、房屋漂亮的移民村里。

  其实,从澜沧江边到怒江边,比上百公里的路途更遥远的是心的距离。

  心近了,生活在人背马驮的时代里的人们,也可以一步跨进现代交通运输时代,让小卡车把毛驴排挤退休,让摩托车喇叭从村头响彻村尾。

  而“42”,却是一个足以让移民干部胆战心惊,在羊肠小道上踏破鞋底的数字。“42”把“燕子窝”搬到平地成了安乐窝,“42”让“蚂蝗沟”人喝上了卫生的自来水。

  杨老汉一家应该感谢“42”这个吉祥数。否则,他们离交通便利、生活富裕还很远。

  一个数字“42”,承载了移民干部的多少艰辛。

  一个数字“42”,诠释了执政为民的公仆本色。

  水,一滴清泉一滴泪

  在敢顶移民村和睦组我见到了哗哗流淌的水。

  水,在水做的芒宽见到水渠本不足为奇,但这里的移民群众大部分是从缺水的水寨来的,看着芒宽的水难免会想起水寨的水:

  水寨之水在天上,春分一过盼雷响。

  水寨之水在地上,峡谷低处是沧江。

  水寨之水在脸上,双眼朦胧泪两行。

  水寨之水在何方,常年缺水如大旱。

  关于水寨的地名,我想是因为对水的企盼。水寨缺水,平坡不平,贫瘠的陡坡地:石头旺盛,玉米与黄豆却畏畏缩缩。

  因为水电移民,现在的他们有机会真真与水为伴,让自由的水渠在村里窜来窜去的淘洗心情。

  在水寨时,他们是一滴清泉一滴泪。在芒宽时,他们也是一滴清泉一滴泪。只不过前者是苦涩的泪,后者是幸福的泉涌。

  面对哗哗流淌的水渠,移民群众心怀感恩,感谢水电移民让他们从“旱族”变成“水族”。

  棚改:一道时代考题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祖国已经像一艘亿万吨级的巨轮驶向时代的潮头,在大海上划出美丽的水际线,任浪花朵朵。

  在祖国的发展中,城市已经成了动力十足的发动机。因此当城市漫过城郊的村庄,小平房、土坯墙就无处可逃。

  即使拆迁带来惊恐或者无奈,我们也要手拿铁锤砸倒一个时代,在废墟上树立起新的理想,然后高声告诉大家——

  历史的车轮无法停止,哪怕经受痉挛阵痛,也要顺势而发。

  棚改,这是一个崭新的词语,这是政府在新时代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

  不是简单的旧房变新房,也不是简单的平房变楼房。它除了让农民洗脚上楼,还将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让农民变成市民,放下锄头变成工厂车间的劳动者,让他们在特色城镇化进程中转身变成城市的主人。

  在棚改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话题是动员一户户居民支持拆迁,让村庄在尘土飞扬中猝然倒地,然后开始涅槃,消逝又诞生一个安居乐业的崭新家园。

  可这一切都是用心移心的过程,入户宣传做工作流下的千万滴口水,未必能够铸就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于是工作变成了谈判或者撕磨。

  为了一座城市的跨越发展,我们栉风沐雨又披星戴月,诚心诚意和群众交朋友,在奔波的风尘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群众知道,棚改是一项惠民政策。

  在参与棚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吃过闭门羹,挨过群众骂。但我们知道这是一道时代考题,它考量群众的大局意识,更是在考量干部在群众面前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保证群众利益最大化,经受一时的委屈。

  在这道考题里,隆阳像一台全力运转的机器。而我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带动我转,我为运转献力。经过全体棚改工作队员的付出,逐渐开启一把把心锁,隆阳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华丽的蜕变:灰头土脸的村庄升华成了美丽的城镇。

  面对工作艰辛,我们保持昂扬的斗志,面对滇西边境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我们愿为九十万人民的幸福家园付出努力,认真完成——

  棚改,一道光荣而艰巨的考题。

  红花安置小区记

  一座城市的跨越发展,就像春笋在一场滋润的雨后拔节而起。

  一栋栋安置楼房在保山坝子中央,见证着保山城市的跨越发展,见证着“棚改”村民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从农村一步迈进了城市,逼着自己主动去适应时代步伐;让他们放下锄头镰刀,逼着自己去适应新的生活,然后在电梯房里调整关于一座城市的世界观。

  曾经属于红花村的田野“长”出许多楼房,于是这里得名为红花安置小区。规划整齐的小区里有绿树红花,小区停车场上不乏豪华轿车。

  他们已经把日子过得津津有味,但他们保留了淳朴的乡情,使陌生的单元楼也有了人情味儿。

  大家就像一群勤劳的蜜蜂,进得了现代化的公司厂矿,干得了脏、累、差的活计,一起辛苦觅食又一起快乐跳舞:只要汗水泡出来的日子是甜的,他们就敢于面对崭新的朝阳。

  在红花安置小区,城乡距离被他们的开拓进取而一步跨越。

责任编辑:杨景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