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理通三迤 >> 正文
学习朱有勇同志的崇高精神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2日 16:22:05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近日,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认真学习了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笔者认为,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当学习朱院士的崇高精神。

  学习朱院士忠于初心的精神。他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等诸多头衔,却自称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一句“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俸禄’,我们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所有老百姓受益吗?”就将耗费自己10年心血的科研成果“林下种植三七”的技术免费让给贫困群众。只因朱有勇出生在农村,从小就明白农民的不易,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甘愿坐冷板凳,从解决稻瘟病这一世界性难题入手开始了自己的科研,经过20多年漫长的研究终于攻克难题。他原本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在60岁高龄时主动请缨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朱院士勇于担当的精神。“这里这么穷,怪我们这些人没有深入下来,没有真正的来为老百姓做些事情!老百姓享受不到你的研究成果,作为院士,这就是失职!”这是初到拉祜县扶贫时朱有勇对同行人员说的话。面对艰苦的环境,朱有勇首先想到的不是抱怨,而是自责,怪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没能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给老百姓创造幸福。古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希冀,今有朱有勇以为人民谋福祉为己任。“我们习惯了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现在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一家家农民富起来、一个个村寨脱贫!”朱院士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把一片片闲置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脱贫攻坚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需要付出极大的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只有人人都能有勇于担当的精神,乐于奉献,甘心出力,才能向着同一目标,劲往一处使,战贫魔、拔穷根。

  学习朱院士攻坚克难的精神。回顾朱院士做科研、干扶贫的历程,“艰辛”二字贯穿其间,但再大的困难也没有打倒他,他始终以攻坚克难的姿态面对。20多年致力于稻瘟病的研究,4年多扎根在最贫困的山乡……其间体现出朱院士最炙热的科研匠心和最朴素的人民情怀。尤其在参与扶贫工作中,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一心扑到田间地头,村民不配合就一遍遍入户劝说,村民不明白就种出土豆让村民明白,村民没技术就开办培训班手把手教,甚至把土豆推销到了人民大会堂……脱贫攻坚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繁荣富强,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拿出大气魄,下定大决心,面对困难不示弱、面对挫折不退缩、面对险阻不逃避。如今,脱贫攻坚已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基层党员干部务必发扬斗争精神,慎终如始、真抓实干,以决心和恒心攻坚克难,跑完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作者 马晓珊

责任编辑:吴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