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正本消失副本流散 《永乐大典》600年风雨飘摇今何在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2日 09:37:2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至:

  约3.7亿字,共计11095册,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现今存世却仅有400余册……它,就是大型类书《永乐大典》。

  国家图书馆供图

  《永乐大典》由明代才子解缙等人编纂而成,保存了中国上自先秦、下至明初的七八千种古籍。其12册原件正在北京展出。《永乐大典》600余年沧桑的历史,也正是中华典籍文化聚散流变、悲欢离合的缩影。

  12册原件亮相,每一册都有故事

  这几天,“旷世宏编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在北京亮相,迅速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目光。

  此次展览通过展出《永乐大典》原件12册,以及其他珍贵善本古籍、名家手稿和舆图等,勾勒出这部大典风雨飘摇的命运。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说,该展览是今年典籍博物馆的主题大展,12册原件,每一件背后都有故事。像卷3618、3519“门”字韵这一册,发现于1983年,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

  “发现时,书的‘天头地脚’已经被裁掉了,书用来夹鞋样、花样。幸而我们有‘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有字的部分没有损坏。”现在说起来,陈红彦仍是满脸庆幸。

  展览中,一些看似与《永乐大典》没有关联的展品,其实背后也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编纂官解缙的作品,姚广孝的手稿,等等。

  国家图书馆供图

  曾有观众担心,这次展览后,何时能再看到《永乐大典》原件会是个未知数。不过,陈红彦表示,其他册次还会陆续跟大家见面。

  初名《文献大成》,终成《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成书,还要追溯到600年前。1403年,永乐帝朱棣命令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缙主持编纂一部大型类书,宗旨如下:“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古代信息不发达,尤其学术类书籍,出版后极易失传。再要将它们集中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

  解缙很快完成了任务。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即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为《文献大成》。但永乐帝并不买账,认为此书“所纂尚多未备”,于永乐三年(1405)下令重修,设置总裁、副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

  在这种“文化总动员”之下,朝野上下两千多人继续编书。总部设在文渊阁,由光禄寺负责送饭,锦衣卫负责保护人身安全。永乐五年(1407),第二稿完成。这一次,永乐帝很满意,赐名《永乐大典》。

  国家图书馆供图

  《永乐大典》开本高50厘米,宽约30厘米,使用洁白柔韧的皮纸。除将各个门类事物的首字用篆、隶、草体书写外,正文均为当时流行的台阁体。正文为墨色,引用书名文字为红色,断句和标声符号用红色小圆戳钤印。全书“朱墨灿然”,为写本中的精品。

  这部书搜集了当时能看到的所有图书资料,按照《洪武正韵》,将相关内容的一句、一段或者整篇、整部书摘引抄录,共计3.7亿字,全部手工抄成。书内插图,亦是精美无比。

  正本神秘消失,副本命途多舛

  永乐六年(1408),《永乐大典》完成抄写,即为正本,藏于南京文渊阁。由于体量巨大,书成之后,永乐帝并没有翻阅过几次。此后的弘治皇帝和嘉靖皇帝对其颇为喜爱,尤其嘉靖帝,手边常备着一两册,成了“案头书”。

  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中着了一把大火,给嘉靖皇帝提了醒。他命令大臣缮写《永乐大典》副本,“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参加人员同样阵容强大。当时选出誊录、绘画生员109人,每册结尾处要注明重录总校官、分校官的名字。

  国家图书馆供图

  嘉靖皇帝要求完全按照正本的版式、行款等进行誊写,而且要保证质量,稍有错误便需重抄。所以,《永乐大典》的正副本几乎一致。

  耗时5年,副本重录终于完成。但也是从那时起,正本即下落不明,仿佛人间蒸发,甚至找不到任何损毁或有关去向的记录。只留如下几种猜测:

  一是随嘉靖皇帝陪葬,二是毁于明末李自成起义的战火,三是毁于乾隆年间宫内大火,四是仍秘藏于皇史宬夹墙内。可无论哪种说法,又都不太经得起推敲。

  副本虽然存世,却是命途多舛。它的流散,则可称为“国人之痛”。

  抄录完成后,副本最初放置于皇史宬,后收于翰林院。这也为更多人能接触到《永乐大典》制造了机会。乾隆五十九年(1794),《永乐大典》副本已有千余册去向不明。

  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遭劫,《永乐大典》亦难逃厄运。清廷议和后,当时的北京外国使馆林立。翰林院官员监守自盗,“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棉马褂,约如《大典》二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加穿于身,偷《永乐大典》二本”,洋人花10两白银便可买到一册。

  国家图书馆供图

  据统计,至光绪十二年(1886),翰林院的《永乐大典》仅存900余册。1900年,庚子国变中,翰林院被烧,副本多册被焚毁或窃取。据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由于《永乐大典》“块头”很大,被侵略者用来填平沟渠、构筑工事,甚至被当作上马石,也有说书着火后投入池中灭火被淹的。

  清朝末年战火频仍,朝廷无力保护剩余的《永乐大典》。它的流失,似乎已不可避免。

  近代,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残本移交京师图书馆(即国家图书馆前身),那时,数量仅为64册。

  为何《永乐大典》是“辑佚的渊薮”?

  由于屡遭劫难,目前,《永乐大典》已知存世有400余册,数量不足原书的4%。其中224册藏于国家图书馆,另有200余册流落海外。

  很多人可能并不明白《永乐大典》的重要性,因而也不理解搜寻它的重大意义。《永乐大典》有一个绰号,叫“辑佚渊薮”,意思说它保存了明初以前大量重要文献,很多消失的典籍因此得以传世。

  国家图书馆供图

  比如《旧五代史》一度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直到编《四库全书》时,才从《永乐大典》中重新辑出,也才有了“二十四史”。

  除此之外,《旧唐书》《宋会要辑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后全部失传,直到清代时,方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流传于世,还有宋本《水经注》《薛仁贵征辽事略》……类似的书,如果列成书单,会很长很长。

  所以,有人认为,《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还早了300多年,是当之无愧的的珍本秘籍宝库。

  著名文学家、收藏家郑振铎曾为搜寻《永乐大典》耗费巨大心血。他亦感叹,假如《永乐大典》全部保存到现在的话,我们对于中国古文学史的面貌便可以看得更完全。

  大概也是因为寄托了太多的民族情感,尽管明知《永乐大典》正本下落已成悬案,仍有很多人愿意相信,它依然留存于世,静静地呆在某个地方,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时刻。(记者上官云)

责任编辑:钱霓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