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理通三迤 >>  正文
新华网评: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靠“传”也靠“创”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3日 10:31:17  来源: 新华网
分享至:

  宋 燕

  吟诗、赏月、观潮、吃月饼、赏桂花、燃灯、祭月……中秋节有很多习俗,这些习俗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情感生成和价值观念,能够起到协调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乃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理应由一代代国人传承和发扬。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中秋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在一些年轻人眼中成了美食节、购物节、旅游节,节日中所蕴含的诗意和情怀日渐式微。如何让传统节日文化活起来,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要靠“传”和“创”。

  所谓“传”,就是传承。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着的精神之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如“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中秋之夜对月祭拜,传承的不只是民间风俗,更是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让这些传统文化活起来,让精神之钙铸牢民族之魂,必须要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

  所谓“创”,就是创新。首先传承手段要创新、与时俱进。曾经火爆电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如果国宝会说话》,走红的甲骨文表情包、文物戏精等通过创新传播手段,让传统文化以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备受人们“追捧”。其次,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要坚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善于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外延、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让其永葆青春活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只有“双管齐下”,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生命力,方可使其得以广泛弘扬,从而彰显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责任编辑:唐莉娜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