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江豚跃候鸟飞麋鹿奔——湖南守护“洞庭三宝”呵护“长江之肾”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4日 11:28:00  来源: 新华网
分享至:

  新华社长沙8月4日电(记者史卫燕) 高温已持续多日,洞庭湖的气温飙升至35摄氏度左右,湛蓝无云的天空倒映在明晃晃的湖面上。

  早上6点,岳阳市东洞庭生态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们已经在东洞庭湖的雁子洲附近巡湖。“以前这里有人偷偷挖沙,巨大的采砂船把湖洲挖没了,把候鸟栖息地破坏了、江豚吓跑了,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岳阳市东洞庭生态保护协会会长何大明告诉记者。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记者近日来到洞庭湖采访时,脑中不由浮现出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下的这句名诗。天空中飞过的夏候鸟、不时跃出湖面的江豚、洲滩芦苇丛中飞奔的麋鹿,洞庭湖生机勃勃。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因其在净化环境、调节水位、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巨大作用,被称为“长江之肾”。然而,劳动人口不断增加,生产方式传统粗放,对自然资源的暴力掠夺,在污染形态日益多样棘手、长江流域江湖关系发生改变的背景下,洞庭湖生态及环境迅速恶化。

  2012年,在较短的时间内,洞庭湖区域内陆续有12头江豚死亡,引发广泛关注。这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长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是长江水生生态系统的指示性物种。专家分析,食物资源匮乏、水质污染、挖沙破坏河床是导致江豚死亡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湖南自上而下发动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打“洞庭湖生态环境保卫战”。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制定“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环湖利剑”拉网式排查湖区工业企业,对洞庭湖区挖沙、种杨、非法捕捞、侵占湖泊湿地、工农业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使湖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农业农村部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洞庭湖江豚数量约为110头,数量有所增加。“从以前的急剧下降到现在的有所增加,证明洞庭湖的江豚发展发生质变,这让我们这些天天巡湖、保护江豚的人非常欣慰。”何大明说。

  洞庭湖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更多鸟类的到来。湖滩筑巢的蓝喉蜂虎,草地里歇在牛背上的牛背鹭,还有浅水中嬉戏的白鹭……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姚毅告诉记者,今年飞来洞庭湖度夏繁殖的候鸟达98种,不少种类是第一次来到洞庭湖。

  洞庭湖中身世最传奇的物种当属麋鹿。它是我国特有物种、世界珍稀动物,曾一度在中国消失。如今,在洞庭湖湿地深处,在青草露珠之间,麋鹿种群不断繁衍壮大。

  除了政府行动,坚持不懈的环保宣传教育使老百姓也积极投身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湖区村民丁明是东洞庭湖麋鹿保护协会的一名志愿者,他告诉记者,湖区有100多名保护协管员,发现麋鹿的任何情况,他们会第一时间进行保护并通知管理部门。

  经过近20年的繁衍生息,洞庭湖区麋鹿种群被专家认定为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野化种群,其中东洞庭湖的麋鹿亚群是野化程度最高、最年轻、最有发展潜力的亚群。

  “麋鹿、候鸟、江豚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洞庭湖持续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姚毅说。

责任编辑:唐莉娜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