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网闻
向马克思理论品格看齐
2018-05-14 12:53:27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至: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陶文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学习这篇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讲话,我们进一步向马克思理论品格看齐,全面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加深了对马克思光辉一生和伟大贡献的认识,尤其是革命精神的认识;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深远影响的认识,尤其是开放性的认识;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历程和丰硕成果的认识,尤其是第三次飞跃的认识;加深了对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尤其是以正在做的事为中心的认识。

  深情缅怀:加深对马克思光辉一生和伟大贡献的认识,尤其是革命精神的认识

  纪念情为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开篇指出,“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是”评价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即“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用“三个一生”概括马克思的伟大品格,即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

  马克思的一生丰富多彩,而最集中体现为“革命精神”。知马克思者,莫如恩格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革命精神澎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就理论而言,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这么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理论,具有锐利的批评性和革命性。就实践而言,马克思思想深邃、学富五车,是举世公认的学问大家。但马克思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把毕生献给人类解放事业的革命家。请看马克思:是第一个世界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者,是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的实际领导人,是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尝试——巴黎公社的热情讴歌者,是第一个民族国家工人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指导者。马克思的这一系列第一,在国际共运史上树立了无可比拟的丰碑,他不愧为革命导师。

  马克思的这种将学术思想与革命实践高度结合在一起的特点,与历史上诸多学者型思想家不同。如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所概括的:“与政治家、科学家、军人和宗教人士不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恰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建立在笛卡尔思想之上的政府,用柏拉图思想武装起来的游击队,或者以黑格尔的理论为指导的工会组织。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这是连马克思主义最激烈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的事实。”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伦所著的《马克思传》一书,写到“三个马克思”,其中就有“伟大革命家马克思”。

  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也要缅怀马克思的革命功勋,学习马克思的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马克思一生激扬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头。

  科学概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深远影响的认识,尤其是开放性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是”科学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品格,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这里特别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问题。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都是极其重要的,这次将开放性与它们并列在一起,有很深的寓意:这既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总结,更是对当下马克思主义的观照。

  经典马克思主义是时代性的典范。《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而这之后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发展。经过1848年后欧洲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在《1848年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和他的雾月十八日》中,深化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19世纪50年代之后,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资本论》的宏篇巨制中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洞悉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最新变化。经过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政权尝试的巴黎公社,马克思得出了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重大结论,并作为对《共产党宣言》的重要修改和补充。在指导德国工人阶级建立政党过程中,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发了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详细提出了按劳分配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要以时代性对待他们的理论。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曾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事实也是这样,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责任编辑: 彭敏杰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