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网闻
“80后”愚公:哪怕一生都做不成,也要坚持!
2018-05-01 20:48:38   来源:中国青年网
分享至:

  哪怕要花掉一生的时间

  都不确定这一件事能不能做成

  你,还会坚持吗?

  我们常说愚公,一生一件事,搬山。那是一个传说,一个寓言。

  而我们所说的“80后”愚公们,这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生一件事,他们把一件件在当时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做成了!

  开车只需10分钟的路,他修了近20年

  近日,一位83岁老人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开来。他叫刘中华。黝黑的面孔,满头白发、双手布满老茧且缠着胶布,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刘中华。【图片来自央广网】

  23年前,他从土地局退休后,看到家乡荒山秃岭、贫困落后,决定拿出十多万元存款和4个子女凑的10万元,盖房子、打井、修路、栽树……

  风里来雨里去,刘中华和他老伴两个人在两座总面积近260公顷的荒山上栽下果木。20年勤奋耕耘,260公顷荒山变成了青山。曾有人想出高价买下这片青山,被刘中华拒绝,“ 这种生态环境无法用金钱衡量。尽管年纪越来越大,有些干不动,可我要看护好这些资源。”

  看到村子里全是坑洼道路,他又开始修路。原来要走3小时的路,现在开车只需10分钟。为了这条13公里的路,他用了近20年,并为此花光积蓄,甚至不惜借贷。

  83岁刘中华手拿锹镐修路。 【图片来自央广网】

  有人称他是当代“愚公”;有人干脆说他傻。他说自己多干些也不会累死;钱够花就行,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好事实事,心里踏实。

  一条9400米“天渠”,他修了30余年

  说起他的名字,人们立即会想到那条被称为天渠的“大发渠”,这是村民们以最朴实而又最隆重的口头命名方式,感谢他们的带头人,83岁老人黄大发。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条天渠仍是一个很难完成的奇迹。

  这条天渠绵延大山深处,改变了一个因缺水世代贫穷的村落。

  1958年,黄大发被群众选为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

  60年代开始,黄大发带着群众自己干,一寸一寸地凿渠取水。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难经风雨,修修补补十几年,没法再用,在70年代被废弃了。

  当村民都灰心失望的时候,黄大发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誓言,“我的梦想长期都没有丢”:我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我在哪里摔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终有一天要把水引进来。

  1992年,修渠再次开始。“我要实现通水愿望,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修不通,我拿命来换。

  黄大发。【图片来自人民网】

  1995年,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终于完工。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叫它“大发渠”。

  《感动中国》视频截图

  36年,黄大发终于带领村民实现了当初的誓言。黄大发也因此被评选为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的颁奖词里这样写到:

  “水过不去 拿命来铺

  这是一个老党员

  为人民许下的誓言

  大发渠 云中穿

  大伙吃上了白米饭

  三十六年

  为梦想跋涉

  僵直了手指

  沧桑了面孔

  但初心不变”

  为修一条渠,他削平了1250座山头

  20多天前,他走了,众多老百姓冒着倾盆大雨参加追思会,无限缅怀。

  半个世纪前,他来了,在太行之巅的悬崖峭壁,带领十万人民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红旗渠是新中国的一大奇迹。

  人们都说没有杨贵,就没有如今的红旗渠。

  红旗渠。【图片来自人民网】

  1954年5月,时年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为解决当地老百姓因缺水而祖辈贫困的面貌,他组织干部翻山越岭、实地调查、排除万难,杨贵毅然决定修建红旗渠……“ 我一定要让全县人民真正过上幸福日子!

  当时条件十分艰苦:资金不足,粮食奇缺,技术人员仅有28人;没有水准仪,用一脸盆水一根筷子替代;没有住处,山崖石洞安身,露天野宿,薅草当被;没有工具,铁镢、铁锹、小推车都用上;没有石灰,自个烧;没有炸药,自个造。

  在杨贵带领下,大家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在太行山间开辟了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渠道。

  修渠间隙,杨贵深入群众了解情况。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杨贵的挺身而出,感染着数十万群众逐梦前行,整整坚持了十余年。

  最终,一条上千公里的“天河”永远定格在太行山巅,成为一座时代的不朽丰碑和一曲淬火锤炼的民族精魂。

  哪怕要花掉一生的时间

  都不确定这一件事能不能做成

  “80后”的愚公,还是选择坚持!

  没有“80后”愚公们的坚持,何来天渠、何来天路,何来这一条条让老百姓过得更好的“生路”,一条条通向中国梦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

  路再难,下定决心也能修成;山再高,携手奋斗定能突破!

  向老一辈和新时代奋斗者们致敬!

责任编辑: 自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