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网闻
划重点!关于“新时代”的最全干货都在这里了
2018-02-18 10:13: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分享至: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逻辑起点,是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新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是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逻辑前提,是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把钥匙。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根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有其充分的根据。第一个根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一是两个“前所未有”。即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二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第二个根据,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革从唯物史观来讲,是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到国际全方位地展开了。

第三个根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根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标志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具有学理含量的“三个意味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表明,“中华民族”站在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站在了“理论引领”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站在了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五个时代”,分别从伟大事业、奋斗目标、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贡献这五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目标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第一,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其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是夺取伟大胜利。

第二,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其主题是社会主义国家,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强国。

第三,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其主题是中国人民,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过上美好生活。

第四,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其主题是中华民族,目标是伟大复兴。

第五,这个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其主题是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地位,目标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在前述“主要目标”中,最核心、最共同的指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四个伟大”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中国和世界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实现人民情怀、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类情怀相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大同”与“家国天下”的大胸襟和大情怀。

越是实现伟大梦想,越要靠“伟大斗争”来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并反复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基于对世界战略格局大变动、人类发展方式大转型、当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深刻把握和战略考量,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谋远虑和使命担当。

要进行好伟大斗争,必须建设好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焕发了党的青春活力,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态,大大增强了党内凝聚力、民众向心力、社会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国由大国向强国“飞跃”和中华民族如期“复兴”提供了强大领导力量。

建设好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进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治国理政全局,谋划和指导中国进入整体转型升级阶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体系集中体现为“八个明确”,实际上解决的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从理论上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

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将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其“基本方略”,实际上讲的是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践上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办”的问题。

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虽成体系,但还需要完善发展,“八个明确”的主体内容、“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主要是破题。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认为从政治和学理上应重点抓住以下核心要义:

历史方位,此谓“势”,回答“处于什么阶段”的问题。

历史使命,此谓“标”,回答“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

价值取向,此谓“魂”,回答“为什么人”的问题。

发展理念,此谓“道”,回答“基于什么谋划”的问题。

两大布局(及基本方略),此谓“术”,回答“怎么谋划”的问题。

战略安排,此谓“行”,回答“如何推进实践”的问题。

重要保障,此谓“用”,回答“提供什么保障”的问题。

强大动力,此谓“治”,回答“如何治理”的问题。

领导主体,此谓“领”,回答“如何更加坚强有力”的问题。

思想实质,此谓“髓”,回答“达到什么目的”的问题。

(韩庆祥 陈曙光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 钱霓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